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做完这五道必答题,看中国经济最后得分!
//www.workercn.cn2018-03-04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经济日报推出“迎接全国两会系列特稿”,深入分析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有助于我们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稳中求进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国主动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既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也不沿袭过度依赖投资、消耗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而是努力保持战略定力,对经济增长的目标增速进行科学调整。

  2013年,我国GDP增长预期目标为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2017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已经调整为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

  调低GDP增长的预期目标,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GDP,而是尊重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发展实际的现实选择。实践证明,尽管我国调低了GDP目标增速,但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平稳。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就业和物价等指标同样好于预期。

   结构优化 迈向高水平供需平衡

  美国彭博社去年底刊发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变成“全球超市”,现在中国人是以自己的购买力,继续撑起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顶梁柱。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消费性质出现了改变,消费不再围绕着生活必需品,不断增加的可支配性收入流向了电影院、旅游和保健产品。报道认为,由于中国的扩张越来越依赖消费,其增长将越来越受到内在驱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正是形成经济增长新机制。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已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转为工业、服务业共同拉动。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从需求结构看,我国已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7个百分点。

   经济体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五年来,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用改革的办法和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继2016年超额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后,2017年我国钢铁去产能5000万吨左右、煤炭去产能1.5亿吨以上及煤电去产能5000万千瓦等任务均顺利完成。

  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此为统领,国企分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多个配套文件出台,标志着国企改革“1+N”体系搭建完成。

  重点行业改革落地精准、进展顺利。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售电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建立;盐业体制改革稳妥有序,改革后食盐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平稳……

   共商共建共享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中方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的核心是:共商、共建、共享。这就意味着,全球治理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着办,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大家一起建设,由此产生的成果也将由大家一起分享。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也为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

  本着这些理念,过去5年多来,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人民至上 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

  2017年,面对民生这道时代考题,我国交出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再创新高、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更加便捷的答卷。一项项扎实举措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让亿万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只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新时代的改革发展成果一定能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更加强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