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财经

让民营企业在破难前行中迸发更大活力

李治钢
2020-05-27 14:55:30  来源:浙江在线

  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如此之规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如此之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同时期破解不同的难题,要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奋斗,不断去克服困难,走上新的发展道路。这既是对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也体现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民营企业在不断破解难题中前进,需要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不久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围绕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激发活力和创造力作出一系列部署。这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注入了强劲动能。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风雨一路歌。民营企业是在中国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疫情之下,民营企业遭遇一场大考,民营经济不可避免地遇到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然而,实践证明,越是面对压力,越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集中精力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破解民营经济突出矛盾,采用坚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为民营企业稳预期、增定力、添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去迎接民营经济更加繁荣的明天。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突出问题导向,主动回应民营企业关切,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等壁垒,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更透明、赛场更公平、舞台更宽广。

  “发展无止境,服务不停息”。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紧贴企业需求,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功能,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拿出管用的实招、硬招、新招,全面抓实抓细抓好各项纾困帮扶政策,加强最优制度供给,释放最大改革红利,实实在在为民营企业“减负”“造血”, 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广大民营企业要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坚持改革创新,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磨炼“硬功夫”,练就“软实力”,不断凝聚和释放发展新动能、新活力,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家们要勇担新使命、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坚持一颗红心跟党走、一板一眼谋战略、一心一意抓主业、一马当先闯天下、一身正气搞经营、一腔热忱做公益,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再创辉煌、再立新功!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