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央广《中国之声》报道,河南省息县大量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困难人群迟迟无法得到应有的供养,因为当地实际实行的五保规定是“死一个,添一个”,即死了一个五保对象,才能补上一个。八里岔乡一名村主任对记者说,上面只给村里八个指标,一直满员。最近才有空额。记者采访到的一个乡民政干部说:“我从09年干到现在,一个都没增加,他每死一个进一个,指标保持不变。”而按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的原则之一是“应保尽保”,即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享受五保供养。
农村五保户,大多是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五保”是他们生存的起码保障,地方政府如果拿不出钱来给他们在五保之外再增加一点福利,最低限度,也不能剥夺他们的五保供养资格。《中国之声》的报道,暴露了当地基层治理中“善”的缺失。
仅仅从“死一个,添一个”一句话里,就不难感受到当地很多符合五保条件的老人的绝望心情——眼看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有的还病痛缠身,什么时候能吃上五保?既然只有死一个五保户,后面的人才能顶这个空额,那最好现在正在享受五保供养的人早点死——这样的规定不是在灭绝人心中的善,把恶念植入人心吗?“死一个,添一个”,不仅剥夺了这些老人的物质供养,还恶化了他们的精神。
息县的“死一个,添一个”规定,对等待五保的老人是一种“恶”,对已经享受五保供养的老人,也不全是善。所谓“五保”,是指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安葬。但是,在息县部分乡镇,五保变成了“四保”——丧葬费用要五保户自己承担,而且各乡镇的价码还不一样,低的要1100元,高的要2000元。
另据报道,信阳息县八里岔乡张山头村的几位老人申请五保时,都被村委会主任索要“好处费”500元和600元不等。该村委会主任一个7岁的孙子和一个3岁的孙女都吃着低保,而村里生活困难的家庭却无法享受低保。记者向息县民政局农村低保五保中心主任夏永求证时,夏永矢口否认存在这种情况。夏不是说谎,就是根本不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无论是说谎还是不了解情况,息县的基层治理中“善”的缺失都已经足够严重了。
写到这里,想起去年10月30日的一则新闻,也跟息县有关。息县的某位县领导的父亲,住在同属信阳市管辖的浉河区吴家店镇。这位县领导的父亲想在自家后院种菜,想要姓黄的邻居让出院墙里的一块地来,黄家不愿意,吴家店镇镇长、党办主任就带着100多人强行拆除黄家院墙,并将黄家一位八旬老人打伤。息县县领导的父亲,在息县之外还可以如此威风;而息县本地的穷苦老人,却活得如此憋屈。
在“中国息县人民政府”网站首页的醒目位置,画着一个匾额,上书一行大字:“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匾额一侧,是一古代老人半身像,仙风道骨,老人旁边有一篆体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