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刘大山:别让“万村一面”模糊了乡愁
//www.workercn.cn2014-03-10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新型城镇化备受代表和委员们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县长吴永春发出疾呼:祖先留下的古村落已经到了消亡的关头,“千城一面”、“万镇一面”正在向农村蔓延,甚至可能变为“万村一面”,到那时,谁还能记住“乡愁”?

    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51.3%.大规模、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给农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正加速吞噬传承几千年的乡村文明。古屋被拆,大树被砍,河流改道,生机勃勃的绿茵被浇上水泥,变为毫无特色的休闲广场,密密麻麻的公寓楼整齐划一,却完全感觉不到曾经的风土人情。调查显示,2005年—2012年,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从5000多个减少至不到3000个,且还在以每月1个的速度消失。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将这种现象比喻为“文化悲剧”,非常恰当。

    一个村庄不仅是一些建筑的组合,而是一个具有历史的有机生命体,携带着传统习俗、人与自然、社会与家庭等多种文化基因。在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忽视这些内在因素,简单地模仿城市,将农民“赶上楼去”,认为城镇化就是“建和城市一样的房屋”,这就是“悲剧”产生的根源。须知,城镇化不是以“消灭村庄”为目标,如只是让城乡面貌趋同,农民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就业机会、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提高了生活成本,给生产带来不便。同时,传统家园的消逝给农民心理上带来的失落感,也将永远无法弥补。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这就是说,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既传承历史又有现代文明的生态体系,让人文和自然能和谐共处。在乡村规划建设中,需因地制宜,更多注入文化的灵魂。只有保持个性,乡村才能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美丽乡愁才有所依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