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许 辉:谁捂住了“黑金”污染的盖子
//www.workercn.cn2014-04-29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这些年随着各种锂电池产品的广泛应用,作为原材料的石墨价格也是一路上涨,石墨因此被称为“黑金”。而与此同时,它所带来的污染也是愈演愈烈。在黑龙江鸡西,石墨的过度开发,已经不是仅仅污染空气和地下水,当地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央视)

  从鸡西“黑金”污染的严重程度来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黑金”拉动本地经济的过程中,污染的盖子被捂得严严实实,“直到今天,这里的村民对于上游矿厂尾矿管道出现渗漏的问题,也是毫不知情,他们每天依然喝着漂着油光的被污染的水”。

  环境被污染,生产企业难逃其责。因为污染给群众造成侵权损害的后果,污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去年6月18日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环境污染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处理等进行了明确,当地司法机关应主动介入,查实有关情况,一旦涉嫌犯罪,应严格依法打击。

  环境被污染,也暴露出当地监管部门的缺位。造成监管缺位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唯“GDP”式的发展思路,一切以发展为主,要发展不要环境,让监管部门想为不敢为,放任污染情形的进一步恶化;二是趋利性执法,对污染企业的行为以罚款为主,对污染整改督促落实不到位,甚至一罚了之,对污染的整改措施不闻不问;三是监管部门主观上监管失职、客观上监管技术未跟上导致监管不到位等。无论是哪种情形导致的监管缺位,都是不能容忍的。当地政府部门要启动问责机制,进行责任倒查,严肃处理;因为失职渎职导致犯罪的,更不能姑息,不能放纵。

  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号称“史上最严”《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鸡西“黑金”污染事件虽不能适用新的《环保法》来处理,但是要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全面揭开污染背后的盖子,全面追责,一查到底。鸡西“黑金”污染的教训再一次敲响了“要发展更要青山绿水白云”的警钟,政府部门、生产企业乃至全社会都该为此不懈努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