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多数医院向产妇强制销售待产包,“内容”、价格各异;销售方曝医护人员收受回扣赚取差价;记者探访生产厂家,留守人员否认生产待产包。
待产包,几乎是每位待产产妇在医院的“必购”用品。其背后,却存在着诸多疑问。《新京报》记者调查北京10家设有产科的医院,其中9家医院均明确表示,产妇必须购买由医院提供的“待产包”,拒绝产妇自带新生儿衣物进产房。
“为保证产房的无菌环境”是多家医院强推待产包的原因。“必须得买,不买不行”,即便孕妇自带的待产包密封或经过消毒,也不能进入产房,医院是一种特殊环境,因新生儿免疫力低,防止交叉感染,才会使用医院提供经过消毒的无菌待产包。
乍一听,这理由好像真的很充足,不容反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般情况下,很多产妇在临盆前都会准备所谓的“待产包”里面的东西。150元到700元的价格不仅偏高,包里很多用不着的物品也让她们觉得“白花钱”。甚至有的产妇在花了钱之后,也不知道待产包是什么样。因为从产房抱出的宝宝,身上已经穿好医院待产包里的小衣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显而易见,医院强制销售待产包属强迫交易。如果是出于消毒卫生的考虑,完全可以提供消毒设备,而非指定某一种产品要求购买。
强迫交易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巨大利益的诱惑。现实情况是,待产包好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医院待产包价格、“内容”各不相同,待产包所含物品多个厂家提供,由医院组合后出售。产品进医院,都会通过产科的医护人员来完成。而且大部分医院购进待产包不从医院走账,有些医院和采购方还被指以虚开票据的方式,获取提成。
待产包从产地到产房,虽然疑问重重,却走得一路通畅,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谁来监管待产包?卫生部门称无明确规定禁止自带待产包,药监部门不清楚待产包属性;物价部门目前关于医院的待产包还没有明确价格规定;只有工商部门表示,会查处在产品上标示虚假地址和违规生产的厂家。从调查情况来看,待产包监管沦为“真空地带”,不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而是多个环节都有疏忽。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医疗改革同样如此。待产包的“灰色”无非来自于政策“真空”和监管“真空”,这其实是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真实反映。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需要统揽全局的制度设计,需要多个部门的交叉联动,所以在改革中,我们既要防范规避政策的可能,也要加强监管的力度,还要对新问题保持较高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