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人民日报》报道,北京规范停车管理五个月,记者走访发现,小区私设地锁仍较火。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在道路、小区里私设地锁的情况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加剧了停车难。2014年1月1日,《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开始施行,针对停车难题,办法中提出了诸多严格条款。
《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道路上和其他公共区域内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阻碍机动车停放和通行,不得在未取得所有权的停车位上设置地桩、地锁;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物业管理协议和车位租赁协议中予以明示。
虽然规定中对道路上和其他公共区域内设置地桩、地锁的可以进行投诉,最高可罚款5000元,但小区内私设地锁的“圈地运动”依然存在。拆了装,装了拆,没物业的小区地锁被拆后仍有业主私安“抢位”,和执法人员玩起了游击;物业出租车位的小区称设地锁为保秩序,尚无其他管理方式,相关部门也表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
目前看来,地锁的出现和解决,跟小区有没有物业关系好像并不太大。换句话说,小区物业在帮助解决地锁问题上并不得力。这说明,虽然政策的初衷很好,但是从执行效果来看,小区物业对政策的认同度普遍不高。没有新的管理方式可以取代,小区物业只能守着地锁维持停车秩序,更何况没接到过业主投诉。车位都是自己的,安个地锁又何妨,只不过是防范乱停车而已。在这一点上,业主和物业达成了基本共识,却有悖于政策规定。
相对于有物业的小区,没有物业的小区状况更是堪忧,社会车辆的“入侵”让小区本就不堪重负的停车承载能力雪上加霜。和有物业的小区业主认识不同,没有物业的业主们显然知道私设地锁是错误的做法,但仍不得已为之,结果自己停车方便,却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整体停车难的现状。
殊不知,地锁严重浪费停车资源,影响车位的使用效率,更容易造成意外和危险。在非固定车位和道路上随意设置地锁,不仅锁住道路、影响通行,更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权限,用地锁强行“锁定”,既不合理也不公平。而且,地锁都带有尖锐边缘,过往的路人,尤其老人、儿童不小心很容易被碰伤、绊倒,造成意外伤害。
停车难的问题除了既有车辆增多、车位紧张的客观原因,还有停车管理不得法的主观原因。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小地锁难管,主要难在人们对地锁的认识当中,以及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执行力上。很多时候,合理的制度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某一问题,从而更好地遵守制度。反之,制度的效力则被大大削弱,形同虚设。因此,解决地锁难题虽然不是解决停车难的唯一路径,但是,要想破解停车难题,必先化解地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