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个村民小组60户,3月份有42户以各种名义置办了酒席,另18户正在筹备,这是辽宁省中部某县纪委调研发现的;一个山区农民家庭年收入仅2万元,2013年人情随礼9600元。(5月19日《人民日报》)
古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借助适度的礼节往来,能够在彼此间传递感恩、敬重等情感诉求。但面对水涨船高的礼钱,情感互动的本意被不断异化,无力吐槽的又何止是新闻中这位山区的农民。逢年过节,在外打拼的游子被可预知的礼金开销拦住了回家的脚步;朋友结婚,人们装红包时预先算计“回报率”,一旦对方没有“加倍偿还”便心存芥蒂。《中国青年报》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人每年在人情消费上花费1000元—6000元(64.4%),但超过6000元的也占到近两成(19.1%),53.2%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事实上,人情是人情,消费是消费,两者本不搭界,“人情消费”这样的组合已经透着尴尬。而其原由,大致有三方面。一者,物价的上涨,从客观上推动了礼金数额的增长;二者,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更加认同送礼这种简便的情感表达方式;三者,礼金在社会互动中的符号意义愈加明显,攀比炫耀心态让人们被绑架。
正如辽宁农村的送礼图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办酒席:父母过生、小孩满月、孩子上学、乔迁新居、订婚结婚等等,一些农村甚至于母猪下崽都要请客,频繁的礼节不但会抽空传统习俗的良善价值,其背后水涨船高的随礼也会让情感互动变得“面目可憎”,甚至衍生出腐败等“副产品”。遏制此风,已成当务之急。
在笔者看来,在农村、传统城市社区等这样还带着熟人社会影子的地方,防止人情消费的“破窗效应”十分重要。要知道,在这个小社会里,人们随礼的数额往往并非秘密,只要第一个人带头“涨价”,在攀比心理的趋势下,其他人也难免会跟着“加码”,久而久之,红包的厚度就会只增不减。
如何防止人情消费的“破窗效应”?湖南常德的做法可资借鉴。据闻,常德等地农村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民众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乡规民约”,有效地增强了民众的自我约束意识,避免了礼金的随意“涨价”,较好地抑制了过度“人情消费”。这样的尝试无疑值得其他地方“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