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仲文:“扁担教师”徒步35里领书的泪点
//www.workercn.cn2015-09-06来源: 红网
分享到: | 更多 |
8月30日下午,是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箬坑学校向教学点分发新书的时间,叶兴旺老师扛着扁担徒步35里山路从低岭教学点赶到箬坑学校领书,然后再挑着60多斤新书赶回教学点。低岭是黄山市祁门县箬坑乡最偏僻的自然村,有两个村民小组,300多位村民,至今没有通公路。叶兴旺老师在这个教训点一个人坚守着,一守就是33年。(9月2日人民网)
时值开学季,各地学校学生报到络绎不绝,老师们忙得不亦乐乎。当城市里的教师组织新生红毯入学仪式时,偏远农村的教师却在翻山越岭置办教学物资。同为教师,境遇天壤之别,使人黯然神伤。纵观当下农村教育,叶兴旺老师并非唯一坚守者,如他这般的农村教师数以万计,撑起近乎荒芜的农村教学点,令人感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围绕这个目标,很多教育工作者付出了青春的代价。尤其乡村教师队伍中,我们有许多扎根基层、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教师,他们默默地奉献,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扰,把有限的青春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自己过着清贫、孤独的生活,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诠释得淋漓尽致。
物欲横流的时代,追名逐利者与日俱增,给人世风日下的悲凉。此情此景下,农村不乏“身在农村,心在城市”的教师,他们把农村支教当过场,不惜通过走后门、托关系离开农村,身处逆境思改变,人有寻良向好的权利,他们执意离去无可厚非。一番大浪淘沙后,留下了叶兴旺们,他们给农村教育播撒希望。
叶兴旺们的坚守固然可敬,但需要反思造成这种情境产生的原因。如果能够让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有所平衡,而不是倾社会资源在城镇打造那些“超级学校”;如果能在农村不留下教育盲区,那么叶兴旺们用扁担步行几十里的领书感动就会成为历史。或者,农村同样物阜民熙,何须叶兴旺们坚守三十三载,又何需各地支教者纷至沓来,这算不算戳中了泪点?
编辑:丁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