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司马童:小学生“被自愿”,学校可有“被任务”?
//www.workercn.cn2015-09-10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日前,江苏句容市刚上一年级的孩子童童放学回家后,就将老师给的一张“通知”给了爷爷,并说老师要求把钱带到学校。“通知”其实就是一张报刊订阅单,注明了《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等6份报刊。数学老师还专门打来电话,称某份报纸必须要订。交钱后,孩子的爷爷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童童大字还不识一个,订这么多报纸能看的懂吗?(9月9日《扬子晚报》)

  你说“不能强订”,我道“纯属自愿”。浏览媒体报道,类似的“对话”可谓耳熟能详、时有所闻。“唯命是从”的一年级小学生,当然不会多想订上6份报刊有何实用价值;受到的质疑的学校的和老师,尽管其在公开回应时称这是“自愿选择订阅”,而外界往往信者寥寥。虽说现实当中,借要求学生订阅报刊而自肥之事确有存在,但我则想到了:小学生“被自愿”,学校可有“被任务”?

  媒体的报道,白纸黑字地披露了江苏那所小学发给学生的报刊订阅单。从中可见,这份据称是允许小学生“自愿选择”的报刊订阅单,要么是“通知”内容过于简单、太不全面,要么就是模棱两可、早留“后门”。因为,学生家长看到的,仅仅是几份报刊的订阅价格,根本“领会”不到可以不订的意思;而且,这种容易被误认为“必须要订”的学校“通知”,一旦遇到较真者的质疑和举报,回以一句“并非强订”,似乎常常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一年级小学生“被自愿”订阅6份报刊,家长有苦水不假,笔者为什么又道学校和老师或有苦衷呢?且来听听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说法,他们确实是向全市高中低年级的学生推荐了报刊读物,不过这些报刊是允许进入学校向学生推荐的,但不是强制征订,全都是家长和学生自愿订阅的,而且每个年级推荐的报刊都各不相同,报刊的深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闻此不难揣测,那些推荐订阅的报刊读物,到了学样和老师那里,未尝不会“转化”成促使他们想方设法,着力显现订阅成绩的的“量化指标”。

  小学生“被自愿”,学校可有“被任务”?实说实说,对此疑问若想刨根问底,估计就像“个别老师”发给一年级小学生的“订阅通知”那样,自然也会“未雨绸缪”、预留“退路”的。所以,但凡媒体爆出了学校或老师有“强订”之嫌的新闻,最多也是就事论事地给个“退还订阅款”的处理,就算认真对待了;至于举一反三地“从源头”防范抓起,明确规定以后向学生推荐订阅报刊,必须醒目注明“自愿选择”这样的提示语句,可能还是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过去。

  上面有“任务”,下面有“订数”,苦就苦了夹在中间的学校与老师。这倒不是说,某些作为课外读物的教育类报刊,绝无存在较为丰厚的“订阅激励”;而我则认为,即便有着这种“幕后刺激”,大多数学校与教师,也是宁愿不要这份“甜头”的。那么,谁是制造“一年级订6份报刊”的苦水与苦衷的主要推手,答案或许已是不言而喻的了。

  走笔至此,笔者不由想到,在国外,对于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其实也是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但对于这些读物的筛选与获取,人家的落实重点,其实不在学校,而是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室)的作用。在这些公益性的图书馆,不仅孩童借书十分方便,而且还有严格的青少年读物分级制度,既方便了选择,又最大程度地化解了“少儿不宜”的困扰。如是观之,真要用心尽力,“学校强制订阅”岂会时时令公众质疑、吐槽和拍砖?(司马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