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蒋 哲:让文化景区与市民更亲近
//www.workercn.cn2015-09-14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9月12日,黄鹤楼公园首次对外开放拍摄婚纱照。一对结婚多年的老人成为了首批在黄鹤楼拍摄婚纱照的体验者,他俩在上世纪80年代经人介绍刚认识时,就是在黄鹤楼约会,老人一直梦想能够在约会地点黄鹤楼拍摄一张婚纱照,如今终于圆梦。

  拍摄婚纱照,是一次重要而美好的人生纪念。而黄鹤楼作为武汉最具有标志性的城市文化地标,见证着武汉的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也是一代武汉人心中最深沉的惦记。将见证爱情的仪式与城市的地标风景结合,是市民生活与文化场所的美好邂逅。这个不少市民藏在心底的愿望,如今终于有了实现的契机。

  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黄鹤楼等风景区不仅是展示城市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窗口,也是属于全体市民的历史文化瑰宝。让市民了解和亲近这些景区,让它们与普通市民生活产生关联与契合,对提升并张扬武汉都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闻中拍摄婚纱的两位老人初次约会选在黄鹤楼,而当代的年轻人去黄鹤楼约会的可能很少。出于门票和更多商业选择的考虑,许多武汉市民除了陪外地来的朋友旅游观光,自己很少会去黄鹤楼,这值得反思。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黄鹤楼不仅要成为一个能吸引外地游客的成功景点,更要能让“千古名楼”的历史沉淀,更多地融入到武汉居民的文化基因。

  必须承认,一些公园和景区禁止或限制拍摄婚纱照等市民活动,有历史建筑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保证游览秩序等多方面的合理考虑。但反过来想,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正是为了让大众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美好和厚重,以保护为由禁止市民的亲近和留念,有本末倒置之嫌。

  从源头上说,文化景区是属于城市居民共同所有的开放空间,在不影响其他市民使用的前提下,市民应享受处置与使用它的权利。事实上,如今开放了拍摄,黄鹤楼景区的运转也没有受到影响,可见许多问题,不必一刀切地去管理。

  我们还不知道黄鹤楼开放拍摄婚纱照是一次暂时的活动还是一项长久政策,但无论如何,它已然走出重构文化景区“公共性”的重要一步。一个国际化城市的文化景区,不应仅限于接待游客的功能,其作为公共社会资源,应实现公平配置,其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应体现开放包容,其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一部分,更应进行充分的公众参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