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左中甫:良好城市形象是个“易碎品”
//www.workercn.cn2015-10-10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连日来,青岛“大虾欺诈”事件持续发酵,当地旅游行业乃至于城市的整体形象都无可避免地受到明显伤害。前天的人民日报对此有一句很到位的点评:“维护一个良好形象,千难万难;而破坏掉它,一件糟心事儿就足够了。”发生在青岛的这件“糟心事”,也给人们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城市的良好形象是个“易碎品”,尤需各界人士悉心呵护。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和信用。形象好,不仅会让外地人心生好感、报以信任,就连本地市民也感到脸上有光、与有荣焉,由此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回报,很难用数字来具体量化。人们通常所讲的“投资环境”,就与城市形象息息相关。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不单要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构成的“硬环境”,也会考虑社会治安、政府服务、民风人情等构成的“软环境”。软、硬环境俱佳的地方,才最有可能成为投资者的选择。孔子有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形象虽是面子,却是城市一项重要的软实力。与诸多城市硬实力相比,它的明显特征就是“易变”。以“大虾欺诈”为例,事发前青岛给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堪称正面、阳光,而此事一出,它转眼就被人视为畏途。如此反转有如川剧“变脸”,何也?从传播学的角度说,城市形象既是内在的自我感知,也是外在的舆论评价,因而它很容易被两种因素所塑造和建构。一种是“晕轮效应”,亦即将事物的局部印象扩展为整体形象;另一种是“刻板成见”,就是囿于成见而将事物先验地归类,给出主观的通常也是片面的判断。青岛的城市形象受损,短期看与“晕轮效应”有关,而长期看恐怕更难以摆脱“刻板成见”的影响。

  维护城市良好形象,既要在时间上一以贯之,又要在空间上注重细节、不留死角。尤其在互联网舆论勃兴、公民维权意识高涨的当下,维护良好城市形象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但归根结底,“面子”必须以“里子”为基础,扎扎实实把事关城市形象的各项服务做好、管理做到位方为正途。青岛“大虾欺诈”事件最受人诟病者,无非就是两个方面:店主个体的胡来,公权力机关的麻痹。类似事件的发生,既有其偶然性和个案特征,也不能忽视其必然性和深层背景。如果仅仅将目光锁定于个案、定性为偶发,甚而将事件的发酵归咎于互联网传播等外因,那就只能是讳疾忌医、养虎为患。

  在青岛“大虾欺诈”之前,各地已先后发生过N多类似事件,相关城市的形象一旦受损,修复起来特别耗时费力。这正可以警示我们:城市的良好形象来之不易、维护尤难,它需要全体市民自觉珍视、用心维护,也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恪尽职守、倾力捍卫。个中道理,有如画师作画、弈者运棋:越是工笔刻画、全面运筹,越是得防止“一笔不慎,整卷尽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