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微信与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腾讯公益联合发布“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这是国内第一款儿童失踪预警平台。据平台负责人称,上线首日即有百万人同时登录,70万人注册成为志愿者。然而与此同时,平台也在网上引发诸多质疑,甚至有不少微信公众号发出紧急呼吁,建议在运营主体、发布流程、隐私保护等问题厘清前不要使用该平台。
从微博到微信,互联网在打拐防拐上产生的正能量有目共睹。但相比微博打拐的普遍叫好,微信防拐遭遇的阻力要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无论打拐或防拐,目前我国寻找失踪儿童主要依靠警方和当事家庭的力量,公众参与程度很低,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合力”远未形成。所以,引导互联网社交软件的庞大用户群参与寻找,可以增强行动效率与成功几率,理应点赞。但是,就像缺少民间力量就不叫“全民参与”,缺少政府力量同样不叫“全民参与”,尤其对一个覆盖全国的公益平台而言,后者是一颗必不可少的定心丸。我们在强调全民参与的时候,别忘了前面还隐藏着四个字,即“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之所以受到质疑,就在于它太过“草根”了。人们的不信任感并非针对该组织和具体负责人,例如怀疑其能力、操守等,而是源于平台身为民间组织的天生局限。如果在商业领域,如何努力创新、冒险尝试都没问题,大不了失败了从头再来。而像这样一个积累了巨量数据的公益平台,一旦因经营管理不善被迫关闭,不仅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还会严重挫伤热心志愿者的积极性。将平台的顺利运行寄托在一个人和一个新生公益组织上,的确有些冒险。
对于质疑,平台负责人曾表示,国外类似系统也是由民间来做。在美国,“全国失踪与受虐儿童服务中心”的确是个民间组织,“亚当预警系统”也是由沃尔玛超市推出。但必须注意到,美国失踪儿童寻回系统的建立,离不开失踪儿童援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出台与制度更新,作用范围更广的“安伯警戒系统”更是由美国警方牵头,接驳了电台、电视台、电邮、社交网站等各种渠道。这种国家层面的资源调动与执行力度,显然是民间组织无法做到的。另一方面,正是有了制度护航与政府力量介入,民间公益组织才能放开拳脚,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公众对新预警平台的质疑,也意味着对政府力量、官方平台的期盼。虽然近年来公安与民政部门打拐力度不断加大,但在应用新技术和创新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上,始终落后一步。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李崴就提交过提案,建议立即建立我国查询寻找失踪儿童全国联网机制;今年9月,由民政部开发的“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上线时,相关专家与爱心人士也再次呼吁: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儿童失踪快速反应机制。
可见,当务之急一是完善相关立法,尽快搭建起相应的国家级平台;二是针对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等民间平台、组织,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规范,帮助其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国家平台的有机组成。只有政府各级部门、民间公益组织、志愿者、公众都动起来,才能真正形成“社会合力”,为广大儿童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单士兵:“解救乞讨儿童”的民间行动需要权... 2011-02-09 |
单士兵:“解救乞讨儿童”需民间与公权互 2011-02-09 |
“解救乞儿”,民间行动与政府部门合作的标本 2011-02-10 |
兰考火灾警示社会管理短板 2013-01-15 |
卢 伟:把民间力量用好 2013-04-24 |
张建伟:网络爆料的价值与隐忧 2013-08-09 |
中工时评:让“创客”引流经济活水 2015-03-09 |
段思平:“大众点官”体现民众监督新思路 2015-11-09 |
重视民间力量遏制网络侵权假冒 2015-11-09 |
建设网络强国 网络社会组织的参与不可或缺 2015-11-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