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管理者自身的“不讲法”,会形成极坏的示范效应,甚至成为造成新的乱象的诱因。横亘于道路中间的“高墙”,以及其代表的法治意识欠缺,才是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日,在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桥附近,南苑路东侧一道路中央砌起了一堵围墙,给周围居民带来不便。大红门村委会工作人员称,该道路两侧有部分建筑是违建,因而修筑围墙。(《京华时报》1月6日)
道路作为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具有公共属性,它是为附近居民提供交通便利的。然而,一面高墙将其从中拦断,原本畅通的道路由此成为“断头路”。始作俑的村委会称,此举是因为道路两侧有违章建筑,一些人还使用违章建筑从事商业活动,通过修筑围墙使其无法从事商业活动,让其知难而退,也等于惩罚。
效果如何,事实已然给出了答案。砌墙不光让沿途商家付出了更多的时间成本,也给周围居民带来了不便,“着急的行人翻墙而过,或从墙上搬运物品”的现象,还增加了安全风险。修高墙拦道路的本意是为了“治理违建”,如果未能达到效果,那么修建高墙有什么意义?未能治乱而添乱,才是真正的“以乱治乱”。
从法律层面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四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建设影响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准。值得注意的是,修建临时性建筑不仅要经过批准,而且不得影响交通和安全。在道路中央修高墙,既影响交通出行,又危及公共安全,还破坏市容市貌,这种管理方式还被当地奉为圭臬,其管理水平如何也就不难判断。
至于治理的路径,同样需要回归法律路径,既然是违章建筑,依照法律给予拆除即可。若当事人自行不愿拆除,提请法院进行强制拆除也行,修一堵高墙又不能让违建自行消失,如此岂非得不偿失?更何况,按照道路归道路,违建归违建的原则,两者本不存在交织关系,以捆绑公共利益为代价,去实现对少数违法行为的逼压,如此做只落得个天怒人怨的结果。
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的产生,也跟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高墙横截道路也反映出一些基层管理部门法治意识欠缺。可以想像,高墙拦路不但难以获得认同,反倒会引发更大范围的不满,并可能会让周边群众同情受影响的违建者,对村委会产生反感。没有了更广泛的群体支持和民意声援,那么对违建的治理就会陷入无力的状态。
管理者自身的“不讲法”,会形成极坏的示范效应,甚至成为造成新的乱象的诱因。横亘于道路中间的“高墙”,以及其代表的法治意识欠缺,才是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难题。
编外谈:拆迁不倒,流血不止? 2010-09-13 |
“旧城改造” 2010-12-17 |
唐 伟:“拼房招生”,醉翁之意在楼市 2012-05-25 |
唐 伟:“拼房招生”,醉翁之意在楼市 2012-05-25 |
快评论 2012-09-24 |
民企管公车,可行不可行 2013-08-15 |
快评论 2013-12-05 |
政府给“富二代”培训,可不可以有? 2015-06-15 |
唐 伟:决策透明民主破解“邻避效应” 2015-08-13 |
计生与户籍松绑才能解决黑户 2015-11-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