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有河南媒体接到报料前往鹤壁市一家食品厂调查“非法使用添加剂”,不料采访过程中遭遇对方围攻。报警后,记者被带至派出所接受了5个小时的“身份调查”。当记者跟随食药监部门再次来到这家黑工厂时,黑工厂已经大门紧闭,空无一人。(1月7日《京华时报》)
媒体接到群众举报后,派记者赴河南鹤壁一家非法使用添加剂、生产“人造肉”的黑作坊采访,在遭到黑作坊十多人围攻后,记者向当地警方报警,同时向食品监管部门举报。岂料,出勤民警不仅阻挠记者拍照取证,而且将记者带至派出所,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身份调查”;而食品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却同黑作坊人员窃窃私语、相谈甚欢。可见,当地相关执法部门俨然成了黑作坊的保护伞。
事实上,在这起黑作坊事件中,记者又一次扮演了监管者的角色。又是寻找线索,又是实地采访,直至找到确凿的人证和物证,除了实施执法和处罚之外,媒体记者几乎包办了有关部门的所有职责。当然,记者是不会“越位”的,一是法律没有赋予记者对违法事件进行查处的权利;二是管理部门可以放弃监管,也可以放弃服务,但执法和处罚的权力,是断然不会拱手相让的,因为,执法和处罚是权力的象征。问题是,他们将权力用在了记者身上,成为阻挠正当采访的“拦路虎”。
黑作坊非法使用日落黄、柠檬色、焦亚硫酸钠等添加剂,生产“人造肉”,长期食用对人体毒害至深,可以说,制售这种有害“人造肉”,无异于谋财害命。一个黑作坊,日产“人造肉”2吨,可以想像,受其毒害的消费者已不计其数。不法商贩制售有害食品,令人愤慨;管理部门严重失职,甚至充当黑作坊保护伞,更令人怒发冲冠。可以预料,这起黑作坊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当地监管部门定会虚张声势地进行执法和查处。
可见,问题食品层出不穷,既得益于黑作坊的“潜心研制”,更得益于相关监管部门的“鼎力支持”。至于老百姓在食用了问题食品之后身体健康是否受损,对不起,那就不是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了。更为可怕的是,最近多地黑作坊和问题食品不断被记者发现。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还有多少黑作坊,还有多少有害问题食品,要等着记者去发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