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打十个百个电话,也比不上陪父母吃顿饭;群里聊得再熟,也比不上见面一次握手或一个拥抱……有一种现象,叫“现代交流症”。有人归纳了“现代交流症”的几大表现:“朋友圈里大家情意绵绵,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相见”,“和老婆睡同一张床,经常在她微信里留言晚安”;“参加家里长辈寿宴,忙着拍照发微信点赞”……(1月13日《现代金报》)
“现代交流症”之说,算不得新鲜。在此之前,类似的提法还有“手机依赖症”、“网络型社交障碍”等等。虽然是不同的表述,然而其概念指向,总归是相同的。也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相关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越发倾向于在网络上表达意愿、维系情感。与之相伴的,则是线下交际能力萎缩、人际连结弱化。几乎悄然之间,“网络社交”就实现了对生活的重塑。于是,有人乐此不疲,便注定有人惆怅不已。
相爱的夫妻同床共枕静默无言,非要在微信上才可互道一声晚安。如此场景,荒诞之中带着一股诡异,让人且笑且悲、无言以对。的确,微信等社交工具,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人际交往方案。作为产品用户的“个体”,只需运用简短的字句、流行的“语调”,只需按下点赞按钮或者发送图片表情,就能过快速完成一个“传情达意”的过程。这一切,何其方便,又何其敷衍?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只会做这些、只愿做这些?
历史一再证明,特定情境下,技术工具的进化,很可能导致个体技能的退化。所谓“现代交流症”的一大肇因就在于,人们已对那套符号化、标准化的网络社交方法产生依赖,而不再习惯通过复杂的表情管理、肢体配合、情绪调动等,来在现实的人际场景内维持言行得体!“朋友圈”里热闹非凡,线下见面却尴尬冷场,这一冷一热之间,充斥了太多纠结的、离奇的故事。
事实上,人际交往从来都是一个双向互动、彼此调适的过程,也是一个由简入繁、渐次深入的过程。网络社交的那套方法论,更多只能维持一种“弱联系”,而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比如说,跨代际的情感交流、同亲近者的日常相处,显然都很不适合,单单隔着微信倾诉衷肠……社交工具,既是“虚拟人物形象”的舞台,也是表演型人格的秀场。而随着情感焦虑加剧,我们惶惶难以自处之际,是该尝试从幻象中走出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网络社交的勃兴,不可避免会对“传统社交”模式产生极大影响。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影响能够以温和的、积极的方式展开,而不是表现为强势的改造和取代。说到底,微信或者“朋友圈”等,终究只能是我们丰富社交能力的手段,而不应该成为社交生活的本身。(然 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