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陈 方:孩子强迫母亲流产背后是怎样的家庭教养
//www.workercn.cn2016-01-20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以死相逼抗拒父母生二孩”的事例终归是少数,一定程度上说,孩子的“二孩观”体现出父母的教养水平,也体现着一个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

  昨天,一则《初二男生强制妈妈做人流称不手术就不参加中考》的新闻在舆论场引发热议。武汉36岁的刘女士独生子已读初二,二孩放开后她也想生,却遭到儿子的强烈反对,并以不参加中考作威胁。上周六,刘女士担心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习,只有忍痛打掉肚子里的孩子。

  二孩政策放开之后,这已经不是第一起“父母生二孩引发老大不满”的事例了。2015年年初,“夫妻为生二胎向女儿写保证书:永远第一喜欢你”的新闻在网上流传时,很多人还怀疑是“假新闻”。之后类似新闻越来越多:南昌一对夫妻想生二孩,已满18岁的儿子当即提出财产要多分;南京一名9岁女童听说父母要生二孩后骑车离家出走;还有三年级小学生在考卷中写道“如果有了弟弟妹妹,我出了事爸爸妈妈一定不会全力去救,他们一定想着‘死了一个还有一个’呢”。舆论视野里,各种各样的“老大焦虑”被呈现得淋漓尽致。独生子女时代,我们常常感慨“孤独的孩子没有伙伴”,现在有条件生育二孩了,为何很多家庭又出现了如此尴尬的局面?

  “老大焦虑”是独生子女后遗症吗?独生子女时代,一个孩子享受着全部家庭资源,难保孩子没有“唯我独尊”的心态。当可能有弟弟妹妹来分享他的资源时,心态失衡也属正常。但是,“老大焦虑症”并不完全是独生子女后遗症,现实中我们也见过很多年幼的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的温馨场面。说到底,“老大焦虑症”算不上是“社会病”,而是一种家庭病,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很多家庭中,父母只知道呵护孩子,很少去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忽视了移情能力对孩子性格品性塑造的重要性,“自私”于是成为孩子身上难以根除的病灶。

  即便是在独生子女时代,父母们也要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学会合作,一个不懂得分享和合作的人是很难真正成长的。“独霸”曾经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独霸”并非优良品质。不祛除孩子身上的“独霸”意识,又怎能培养他健康的人格?

  看到类似“父母准备生二孩,老大以死相逼”的新闻,我很能理解那些父母的痛苦,却无法对他们产生同情。一个懂得教育的父母,孩子身上很少会有极端到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品性,现实中很多“熊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也难怪有网友“刻薄”地跟帖:“一个孩子都教育不好,生两个孩子又能怎样?”

  当然,无论舆论如何热炒“老大焦虑症”,“以死相逼抗拒父母生二孩”的事例终归是少数,只是这极端的少数,也警醒了父母在培育孩子品性方面到底该付出怎样的努力。一定程度上说,孩子的“二孩观”体现出父母的教养水平,也体现着一个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