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所谓“人地钱”挂钩,是指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
“人地钱”挂钩政策,是2016年“两会”的十大新词之一,体现了施政新思维。“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可以有效化解“新市民”所需的市民化成本,破解地方政府“户改”的阻力,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展,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比率,从而使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更名副其实、更健康、可持续。
长期以来,我国在耕地保护红线下,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一直实施十分严格的审批制度。“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就是抓住了土地这一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不仅有利于解决有些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和城市空间有限的矛盾,也有利于部分城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解决“鬼城、空城”的问题。
交通拥堵、城市雾霾、一下大雨就要在城市“看海”……这些都是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重要体现之一。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地方政府是不够的,因为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已经是“负债运行”了。新的“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实现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有效减轻了地方政府压力。
城镇化的进程需要两方面协同推进,一方面是城镇愿意和能够吸收更多的农业人口,另一方面还需要农民愿意、能够进城。能够享受和城市市民相同的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待遇,农民自然是愿意进城的。但进城首先就得面对“住”的问题,还得让农民买得起房,这就要对房地产非理性的涨价高度重视了。
农民有承包地和自留地,农民户口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这也是我国很多地区农民不愿转户口、甚至有人千方百计“非转农”的原因所在。这就需要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人地钱”挂钩政策,想办法与农民直接关联起来,让农民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流通起来,要让农民带着资金进城,顺利解决他们“住”的问题。
好政策最重要的就是落地不走样。“人地钱”挂钩政策,强调的不仅是土地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的同步,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与人的完全市民化同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极少数地方政府将“市民化”简单等同于“户籍化”。这就要求中央尽快建立起市民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和监测体系,真正确保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
城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根撬动发展的杠杆,它不仅可撬起投资和消费这两大载体,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可撬起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可撬起人的现代化的进程。“人地钱”挂钩政策,将使我国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进入快车道,对当前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也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期待,好政策能够落实好。
经济日报:城镇化重在提质量 2013-01-18 |
声音·法治 2013-01-30 |
周之地:新型城镇化应是“市场的城镇化” 2013-12-12 |
人民日报:积极稳妥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2013-12-15 |
有“人的城镇化”才有共享发展 2015-11-10 |
你也可以拥有签约家庭医生 2015-11-26 |
刘运喜: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现象 2015-12-01 |
“新词”透出新意 2016-03-07 |
“新词”透出新意改变你我生活 2016-03-14 |
读懂总理报告新词热词背后的深意 2016-03-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