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2日提出,将重点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规范地名就是留住文化根基和历史传承,切不可因长官意志或眼前经济利益而“任性”修改。(3月23日中国广播网)
地名,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符号,因为它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沉淀下来的,充分汲取了当地的文化营养、精神营养,地名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名片、精神生态符号。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很多老地名销声匿迹,许多新地名如雨后春笋。相对于历史建筑来说,人们对于老地名的保护意识并不强。当然,也有部分民众开始注重地名的保护,这种意识的醒来是好事儿。
近年来,地名的命名和更改引起的争议屡见不鲜。一些地方偏爱仿古,觉得越古越有文化;有些地名很古怪,例如某地把“土桥”和“八公里路”合并后竟直接命名“土八路”;重名现象更是严重,某城市中光是“新村路”,就有6条;更有一些城市,热衷于起洋名,存在“曼哈顿、威尼斯”等洋名扎堆的乱象。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部分地方官员头脑中存在着“名字响亮利发展”的权力蛮横思想,过于注重经济效应、眼球效应,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效应,不太重视。地名、文物也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具有反映当地历史、地理特有现象功能的地名,理应成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得到保护和传承。留住老地名,等于留住城市的人文记忆,等于留住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地名更改后,其中蕴含的历史遗迹、人文韵味、精神图腾以及民俗风情等,也就荡然无存,就算是可以重新复原,而文化灵魂却无法复原。盲目的崇洋媚外,更会对民族文化自信力和精神传承,造成扭曲和断层。
当然,地名不是说一成不变才是好的,对于那些带有歧视性的地名,该改还是要改。但如何改,该怎么改,不能靠地方官员拍脑袋来决定,必须遵循法律程序,吸纳民智民意。
今年2月,《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下发,让民众看到了保护地名的希望。可喜之余,不禁又会产生淡淡的忧伤,文物保护法出台那么多年,仍然有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从版图中消失,而缺乏“法治动作”的地名保护方案,能遏制那些具有历史人文特点的地名逐渐消失吗?拭目以待!
徐光木:创新制度设计避免村级财政“损农” 2010-09-26 |
虞舜客:老地名也是文化遗产 2010-11-16 |
朱明国:新加坡为什么能做到廉洁高效 2010-12-01 |
天 一:“复旦宪章”如何改变大学 2011-01-06 |
用法治破解“多龙治水”之困 2014-11-20 |
人民日报:让法治为现代中国护航 2014-12-03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 2014-12-23 |
话题圆桌:记者因舆论监督被通缉,到底为哪... 2010-07-30 |
陈庆贵:地名任性与乡愁失忆 2015-12-18 |
规范地名呵护文化基因 2016-03-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