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销售银行卡密码”为何能成为一桩生意?
郝冬梅
//www.workercn.cn2016-04-13来源: 中国江西网
分享到:更多

  吴先生的银行卡就在自己的身上,可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吴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知情人老徐看来只是小菜一碟。“像老吴这种信息在黑市里很容易搞到,我用5分钟就能搞到1000个这种信息包括卡主的姓名、卡号、身份证、电话号码,还有他的银行密码。”为了验证自己所言不虚,老徐打开了几个社交群,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发给了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4月12日《中国新闻网》)

  知情人老徐,提供给记者的文件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密码。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七十个不同省份的信息进行验证。其中,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全部正确,除了5个银行密码错误,其余65个银行卡密码全都正确。

  老徐想证明什么?他想告诉记者的是在社会上有一个“销售银行卡密码”的黑市,只要有钱就能买到银行卡密码,然后依据自己的情况去实施犯罪行为。想敲诈的可以敲诈,想盗取的可以盗取。如果不是知情人老徐的主动爆料,到如今我们还不知道,在我们这个法治时代里,还有如此嚣张的犯罪行为,竟然有人在做“销售银行卡密码”的生意。他们虽然不直接盗取市民的财富,却为盗取市民财富的犯罪分子提供了方便。

  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销售银行卡密码”的生意为何如此的嚣张?

  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技术防范是多么的落后。盗窃银行卡信息的人多是依靠网络漏洞实施犯罪的。他们会借助网络交易平台留下的痕迹,借助自己制作的木马病毒,去盗取市民的银行卡信息。固然,这些人在技术上有一定的能力,可是当我们的运营商连黑客都防范不了的时候,我们的技术还能给公众必要的安全感吗?没有技术的提升,没有对技术的敬畏,才有了黑客的嚣张。

  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法律打击是多么的轻飘。犯罪分子的嚣张,是因为他们在实施了犯罪行为之后,受到打击的人并不多。往往是,钱款被盗取了,已经被转移走了,警方还没有找到他们的踪迹,当警方发现踪迹的时候,这笔钱已经从银行里转移到了国外。这还因为他们能够轻松的盗取市民银行卡里的财富。那么,我们的法律是不是需要提档升级了?我们的银行是不是能够杜绝这种“轻松盗取”的行为?当打击轻飘飘的时候,才有了“销售银行卡密码”的嚣张。

  这足以证明,我们的防范意识是多么的淡薄。就像报道中提到的吴先生一样,他的银行卡密码被盗取,是因为他的手机收到了一条莫名的信息,于是好奇心驱使他点开了链接。正是这个链接让他泄露了自己的银行卡的所有信息。其实,不是骗子足够高明,而在于我们放不小自己的好奇心。对于一些来源奇怪的信息,我们需要的是视而不见。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电信运营商也是有责任的。这类链接属不属于垃圾短信?犯罪分子发送此类信息必定会是大批量的,为何不当做垃圾短信进行拦截?“销售银行卡密码”的人为何如此嚣张?这值得深思。笔者还想追问的是,知情人老徐究竟是谁?是不是该找到他,摸摸他背后的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