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一则公益广告引起了不少人关注:妈妈对儿子从小讲到大,“等你考上大学我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我就享福了……等你结婚生子我就享福了”。这样的广告并非孤例,比如电视广告《笑顺父母》,南方某媒体广告“妈妈,我养你!”等都有类似的情况。
专栏作家侯虹斌认为,简单歌颂父母为孩子为家庭牺牲奉献,将原本应是相互成长的快乐的亲子关系丑化成苦大仇深的压抑模样,逼迫孩子为父母的幸福埋单,这样的广告传递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侯老师把此事简单的理解为是母亲要把自己的人生挂在孩子身上,是在逼迫孩子为父母的幸福埋单。这其实是完全西方化的视角,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但却忽视了我们传统“孝”的内核。说白了就是在用西方的伦理思维来割裂我们传统人伦格局下的血亲之情,是在忽视传统,忽视现实情况的理解这类广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拥有自由和快乐的权利,这没错,简单歌颂母亲为孩子为家庭而牺牲奉献,去过度压迫孩子也确实有不妥之处。但我们不能仅仅从表面上把广告词理解为“是父母要靠着孩子,跟孩子享福”的意思,还应看到其“中国式内涵”,注重对其进行中国式的解读。
我们从父母的角度来想,“等你怎么怎么样我就享福了”的背后真的只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压力吗?撇开表面来深入探讨,父母这样的话语实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在这过程中,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远远大于“后半生依赖孩子”的期待。
从另一层面看,父母“等着跟孩子享福”的话语,侧面说明其现在并没有享福,或者说现在不想享福。这是为什么?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过的更好,而这过程中自己受点苦也是值得的。其实,所谓的享福,也不是真的想未来让子女给自己多少好处,而是一种为孩子付出的善意借口。子女能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完成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蜕变,让父母了却挂念子女人生大事的心事,才是父母所真正追求的“享福”,这种享福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欣慰,而不仅仅是物质层面。
而且,“我妈很不容易”的妈宝性格只要把握得当并没有不妥之处,不忘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对父母怀有感恩之情,这是我们中国人该有的“情”和“孝”,尤其是对现在独生子女,呼吁理解、关爱父母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只要调控好理解父母的尺度,用理性的态度理解父母的话,不走向极端,与父母的关系就不会变得压抑,在孝顺父母时也不会失去自我,反而会找到内心真实的自我。
我不否认有一些单身母亲向子女卖惨,以自己的单身之苦作为对子女胁迫的想法。但那毕竟是少数群体,不能代表中国父母,更不能因此来否定绝大多数父母此类话语背后对子女的爱和期待,去忽略他们对“享福”的真正理解。我们大部分父母的心态是正常的,话语是有理性的,所谓的“扭曲价值观”在父母的爱,子女的孝面前,就显得肤浅,渺小。
编外谈:再谈农民工被撵下车 2009-12-30 |
毕 舸:“慈善晚宴”能给中国富豪带来什么 2010-09-06 |
毕 舸:“慈善晚宴”会怎样影响中国富豪 2010-09-06 |
妙语集 2012-01-06 |
郝 洪:承欢膝下是我们共有福利 2013-07-04 |
中国网:司法公正光“单方退出”还不够 2010-01-14 |
王君平:放下手机陪父母聊聊天 2015-02-13 |
黄集伟:这才是2015最好的民间语文课 2015-12-30 |
放下手机陪父母究竟有多难 2016-02-15 |
编外谈:再谈农民工被撵下车 2009-12-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