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陌生男生的吻,你敢接吗?5月7日下午,长沙西湖公园,来自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的学生组织了一场亲吻陌生人的活动。从3月底开始,他们便在大学生QQ交流群内发布信息,有近200人报名,但“线下”真正亲吻的日子,却因人员迟迟未到而推迟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完成亲吻的也不足10对。(5月7日 潇湘晨报)
表达信任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学生想要构建信任的社会环境也是一件好事,但是打着信任的幌子搞亲吻,未免有点太轻浮太另类。信任是相互沟通交流而生成的价值评判,岂是一吻就能决定的。
可能,大学生思想比较前卫,对于西方社会的亲吻问候很是好奇,不过,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还是在里面,人家的问候也不是如此直接的“亲吻”,人家的亲吻也是在特殊场合或好友陪伴下。假借信任的幌子搞亲吻,与耍流氓有什么区别?
选手需要看颜值,光这一句就打了发起者的脸。为什么看颜值,还不是觉着亲吻美女帅哥更有成就感,回头还可以在朋友圈侃侃而谈?如果真的是为了表达信任,颜值大可不必作为必要条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一定是基于外貌打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定是基于相互了解,中华民族矜持、内敛、低调的交往方式并未影响到大家彼此之间的信任。为何一定要搞得如此夸张?
大学生希望构建一个信任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件好事,需要鼓励,更需要正确的方式。如同联谊交友一样,我们的观念总是停留在大家一起吃个饭、玩个游戏、唱个歌,通过这种看似互动实质单独行动的方式增加彼此的了解,这样的假借亲吻之名也是如此。那么,为何不通过共事来增加彼此的互信和了解,一面之缘一句话得到的结果总不是太确定,但是从小事反映出来的结果一定印证了某些行为习惯和品行,以这样的互动增加信任岂不是更好?
创意活动需要有底线,也该符合社会规范和利益要求,报名者众参与者寡也印证了信任危机的存在,更是传统观念与另类创新的冲突。南京高校亲吻事件的发生,会不会产生“病毒式”传播不得而知,但是,亲吻不是表达信任的唯一方式,切勿假借信任之名搞亲吻,假借信任之名耍流氓。
顾 泳:应该管管“假慈善医疗” 2011-01-13 |
舒朗秋:别让“最美妈妈”成为“最累妈妈” 2011-08-01 |
司马童:“孩子生日公权道贺”的忧虑 2011-11-16 |
欧阳崧:“逼捐”岂能如此理直气壮 2013-05-23 |
来论 2014-09-03 |
屈金轶:整治“红顶中介”重在去“官”印 2015-01-16 |
舒圣祥:工具化的小费制度无关小费文化 2015-08-21 |
工具化的小费制度无关小费文化 2015-08-27 |
王钟的:不能让村干部成为“土皇帝” 2015-12-29 |
让慈善事业在阳光法治下运行 2016-03-1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