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暴利之下忽悠盛行保健品亟待“打拐”
吴玲
//www.workercn.cn2016-05-12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每克售价高达千元的“极草”,日前被国家相关部门从保健品中“除名”。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很多企业科研投入不及利润的1%,日前,国家食药监局公开发文要求停止高价保健品“极草”的相关经营活动。

  保健食品已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然而暴利之下,“忽悠”盛行。消费者看到对保健品功效宣传、批准文号的相关信息却无从辨明真伪,最终虚假保健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加之狂轰滥炸式的营销铺天盖地,各种手段的推销让人把持不住。

  长期的市场乱象,致使一些不法企业商家练就了“假作真时假亦真”的硬功,法治与规避法治、监管与规避监管之间,一些虚假宣传企业“与时俱进”的“躲闪腾挪”功夫了得。往往更多地采取“与时俱进”的“复合模式”:“虚假广告+渠道”、会议营销、亲情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直销等模式,多条腿走路,化解风险。价格混乱欺诈多由于保健品发展的过度、过热、过乱,加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明确,有关部门监管缺失等,也使得对该行业的监管非常困难。

  保健品市场的大“忽悠”, 大“卖拐”,凸显法治不健全,监管乏力。稻草人式的监管,违法成本低,是保健品市场的旺盛与混乱的关键原因。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监管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保健品企业如果给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很多时候仅仅是退还产品费用了之,违法成本过低,对其违法行为缺少足够的威慑力。反观国外,一旦涉及虚假宣传,不但重罚,而且清除出场,永远没有再次进入行业的机会。可见,根治保健品市场乱象,亟待有关部门联手重拳“打拐”,才能确保保健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