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千里抓捕小蟊贼,这笔成本账怎么算
高路
//www.workercn.cn2016-06-22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诸暨刚破获的一起盗窃案因为案值很小,但执法的成本很高引发了网友吐槽。云南人沈某在诸暨店口镇打工,前一阵子在一户人家偷了2只香蕉几十块钱,几天以后又在一家小吃店和停车场偷了几十块钱。警方在接到报警后一直没放弃追捕,最近连夜赶赴云南,将人抓了回来。

  警方千里抓蟊贼,一种说法是不值,为了区区一百元,有必要大动干戈吗?有人则拿出了一些所谓的大事提醒警方,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远比一个蟊贼更需要警方去做的事。

  以量入为出的经济账来衡量,执法活动很多都是不值。没偷走多少钱,可抓个人却要跑这么远,光路费就要远远超过案值,还要贴上人力物力,简直亏大发了。但执法不能简单地用金钱衡量,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无价之宝,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任何东西都可能贬值。而且违法必纠,这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因为法律的规范和执法的严明,会让更多的人敬畏法律,也会让更多的人在违法成本面前望而却步。

  网友们算的是经济账,而社会还有更大的账本。没有那么多犯罪,就无需设置庞大的执法机构,大家都谨守行为边界,管理部门也就无需疲于奔命。所以一个良好的社会必定是高度自治、高度自觉的,而不是依赖于庞大的执法机关维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说的就是这种天下大同的理想,只不过在古代更多地要依靠道德,而在现代社会,我们有了更强大的武器,那就是法律。哪怕只偷百元也要法办的明示中,是法治精神的彰显。

  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社会行为模式得不到及时纠正,时间一长,小错酿成了大错,以至于积重难返。这种破窗效应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国人在风景名胜的刻字陋习,大家都深恶痛绝,但一说到追责,又很少有人愿意当回事去做,最后陷入一种无可奈何、无计可施的窘境。而这恰恰推高了社会治理成本。

  可是如果我们真真切切地管上几回,罚上几次,就会形成另一种正向的效应。杭州的斑马线礼让行人,到过杭州的人没有不说好的,但这样的习惯的养成有赖于杭州市民过硬的文明和素质,也一样离不开对不礼让的严格处罚。这种严格的执法,短时间内可能会加大执法难度、增加执法成本,但长期看就会降低执法成本。

  从千里抓蟊贼,公众期待的是一种违法必究的决心和一以贯之的坚持。这种期待也不仅限于社会治安方面,也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贪腐零容忍、对造假零容忍、对知识产权侵权零容忍、对不文明行为零容忍,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尊重法律尊重权利的社会治理氛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