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河南省新蔡县50多名留守儿童来到了广州。一下高铁列车,孩子们就跟着学校的老师直奔一家酒店,他们排练了一个多月的节目,要向爸爸妈妈进行表演。 “我不要火车,是火车带走了爸爸妈妈,我要爸爸,我要妈妈……”当孩子们在节目中动情地喊出这句话时,台上台下的人都湿了眼眶。(7月11日《新快报》)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许多农民进城务工。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庭的经济功能,为了更好的生活,农民工在异乡打拼着、漂泊着。那些留守在乡村的孩子们,犹如散布在原野的“野草莓”,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庇护、生活照料,情感需求也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
如果说城市的孩子们面临着“爸爸去哪儿”的时代之问,农村的留守儿童同时承受着“火车带走了爸妈”的双重缺失。在“隔代寄养”模式下,由于“重养轻教”和“施教不当”,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难以保障、道德教育问题突出、亲子关系淡漠疏远。爸爸妈妈长时间、经常性的角色缺席,不可避免会给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火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没有火车,也会有飞机、汽车带着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进城务工。就此而言,不是“火车带走了爸妈”,而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带走了爸妈。与农村相比,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劳动拥有更多实现价值的渠道;在生存理性的驱使下,许多农民选择了离开农村和土地。
留守儿童和父母分居两地,物理上的距离难免会造成心理上的距离与隔阂。一些农民工也想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这样的愿望却难以成为梦想成真。一方面,农民工居住环境较差,缺乏和子女共同生活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农民工经常加班,难以陪伴孩子,也难以让子女在城市里接受教育。
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留守儿童利用寒暑假到父母务工所在地团聚便成为一种“次优选择”。火车既可以带走爸妈,也可以带着留守儿童来到父母身边。这一切,显然离不开公共部门、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多方救赎”。尽管“来到父母身边”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态,但多一些亲情互动、多一些精神慰藉,他们的人生才会有更多的光亮和温暖。
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对家庭温情的向往,一次又一次地打动我们。在城乡差距短时间难以消弭、农民工难以“常回家看看”的格局下,逆向流动的“来到父母身边”让留守儿童有了更多亲近父母、体验家庭温馨的机会。关爱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需要更多行动者。
张 烁:逗孩子,别过火 2014-01-30 |
刘义杰:街坊为何对“脱光拖行”不以为然? 2014-02-19 |
晏 扬:“包山教女”本当是学校的责任 2014-04-25 |
王 地:谁的荷尔蒙在里约上空飞 2014-07-08 |
伍 矛:李宁被带走,下一个是谁? 2014-11-07 |
三石一声:“我歌”张靓颖为什么被淘汰? 2015-03-05 |
奇葩证明更是惰政懒政证明 2015-05-11 |
16岁新郎娶16岁新娘,是真爱?是游戏? 2016-02-23 |
读《岛上书店》:爱的故事可以复制 2016-05-11 |
网红节,把秀下限当成秀智商 2016-05-3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