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没公车不下乡不仅是懒政
袁浩
//www.workercn.cn2017-04-24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要根治“没公车不下乡”现象,关键还在于增强各级干部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只有干部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做人民的公仆,才不会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一边,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来推脱责任,“没公车不下乡”问题才会得以彻底解决。

  江西省鄱阳县凰岗镇辖内有一座危桥,村民称会随时坍塌。记者和县水利局联系并反映情况时,遭多部门推诿,其中一名建设管理股程股长竟称没有公车没办法下乡。报道刊发后,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痛批县水利局“孙连城”式工作作风。22日清晨,县水利局局长高杨带领多人赶赴危桥现场勘察,并开始对危桥进行临时性加固、维修。(4月23日央广)

  其实,“没公车不下乡”就是一种典型的懒政行为。一些干部因为车补不到位、车辆申请困难和缺少租车平台等“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说白了,就是不想为下乡的交通成本自掏腰包。存在车补不到位、难以申请车辆等掣肘,难道就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了?人们不禁要问,干部下基层非得有公车才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没有公车的年代,老一辈的基层干部不也都坚持下乡吗?

  可见,“没公车不下乡”确实是公车改革下新的“懒政”现象,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甚至警惕。公车改革之后,可能会有一些公务人员不愿意出门办公事,不愿意下基层调研,该办的事情拖着不办,该履行的职责敷衍了事。对于此类现象,需要未雨绸缪,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加以防范,让每个公务人员不敢懒、不能懒、不愿懒。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公车不下乡”现象的背后,又不仅仅是一种懒政。远的不说,就在二三十年前,公车尚不普及时,交通也不发达,道路更不通畅,多数官员都能下乡,与民众打成一片。为何现在交通更发达了,一些官员却不愿意下乡?说白了,是工作作风出了问题,身体懒的背后是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了。干部下乡本是职责所系,不下乡就涉嫌为官不为,而为官不为就是一种腐败。我们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根治“没公车不下乡”现象,关键还在于增强各级干部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只有干部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做人民的公仆,才不会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一边,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来推脱责任,“没公车不下乡”问题才会得以彻底解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