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破解垃圾围村根子在城市
毛建国
//www.workercn.cn2017-05-11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农村垃圾怎么处理?如何让乡村“没垃圾,有风景”?5月9日,河南省召开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要求各县(市、区)按照不低于行政村总人数的2‰的标准,给乡村配上“保洁员”。河南省住建厅厅长裴志扬介绍,河南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行政村不到全省行政村总数的一半,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没有形成清扫、收运、处理的完整链条(5月10日《河南日报》)。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农村是一派炊烟袅袅、田野绿洲、鱼虾成群的景象。可在事实上,很多农村面临着“垃圾围村”的困境。与城市垃圾处理相比,农村垃圾治理状况堪忧,大量废旧塑料包、农膜、秸秆等因处理不当而污染环境,甚至影响到“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安全。这个问题不解决,美丽乡村就无从实现。

  提到“垃圾围村”问题,很多人把矛头指向农民素质,认为这是农民文明习惯没有养成的结果。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提升农民素质是一项重要内容。就现实来看,有些农民确实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移风易俗。但不妨再深入想想,如果城市没有人专门负责垃圾处理,情况又会怎样,还会有“诗意栖居”的环境吗?更重要的是,人塑造环境,环境也能影响人。当下也应该通过农村环境的改善,来培养农民的文明习惯,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

  这些年来,在处理“垃圾围村”问题上,各地相关部门还是有共识的,上上下下都作出了不少部署。但不可否认,这个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其原因就在于,有关方面口号喊得多、“实招子”出得少,有含金量的“硬招子”更少。提出村村都有保洁员就是一个实招,有利于让农村垃圾达到可治理状态。

  在为“村村都有保洁员”点赞的同时,笔者对未来还是有点担心。无论是保洁员的配备,还是垃圾的清运、处理都需要经费,钱从哪里来?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地区,一些乡村早就配备了保洁员,这笔费用基本上通过自筹解决。如果村级组织创收能力强,那么拿出这笔钱不是大问题,可放眼全国,很多村级组织实力确实有限。还有这种情况,一些地方筹措了一笔资金,建起了垃圾池,配备了保洁员,可由于后续资金不足,“垃圾围村”很快涛声依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种美好向往是不分城乡的,尤其是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不是说城市就由财政承担,乡村就是自力更生。这些年来,各级政府都把服务保障民生放在了重要位置,在民生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其中一部分资金也投向了农村。但由于城乡“剪刀差”的存在,城乡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政府应该扩大民生外延,把更多资金投向农村,让农民享受到更均等的公共服务。

  上述背景下,农村垃圾治理应该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于破解“垃圾围村”,河南在要求配备保洁员的同时,还要求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以及有完善的监管制度”。这里的资金保障应该主要由政府承担。如果财政资金不能覆盖,仅靠农村自筹,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时间长了也会出现回潮。

  建设“美丽中国”没有城乡之别,“美丽中国”不是城市的专利,不能把乡村落下。保洁员应该成为美丽乡村的基本配置。这笔费用应该纳入财政范畴,由于县乡财力有限,这笔资金最好由市级财政承担。可以说,破解“垃圾围村”不能只靠农村,其根子在城市。只要做到有认识、有制度、有资金、有设备、有专人管理,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并不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