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各大城市的一些餐饮店流行起“扫码打赏”,即消费者通过扫描服务员所挂牌子的二维码支付一定金额的“小费”。这些餐饮店或通过标识、桌牌或通过服务员提醒消费者,如果对服务感觉满意,可以通过扫服务员工作服上的二维码卡牌进行“打赏”,金额多为3至5元。
对服务员进行扫码打赏好不好?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商家希望以此来提升服务质量,服务员也可以因为自己的优质服务而获得额外的收入。这一设想已得到了实践的证实,有餐厅老板表示自从实施这一打赏机制后,服务员勤快了很多,服务态度也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愿意花钱“买”到更好的服务的消费者可能觉得值,但对于那些对这种打赏模式还很陌生,或者不愿打赏的消费者来说,却只会徒增尴尬。
有人说这种打赏不过是在西方文化中已经司空见惯的小费,换个马甲来到中国。但值得强调的是,西方文化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却不一定能得到认同。以扫码打赏为例,中国消费者缺乏这样的氛围,也默认了服务费用包含在餐饮消费中甚至直接以服务费收取,再收取一次“打赏”,感情上、文化上恐怕一时很难接受。同时,在相对比较含蓄的东方文化中,面对面打赏,多少有点“难为情”:打得多了,自己不舍得,打得少了,面子上又过不去。餐饮业作为服务业,提供的是一种“体验”,让顾客吃得开心是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因为打赏而强迫顾客接受一种陌生的消费文化,或者干脆陷入尴尬中,是不是有点过犹不及呢?
制造业提供的产品,好坏标准很明显。比如一辆好车在美国是好车,在中国一样是好车。但餐饮业所在的服务业就不同了,它需要根植于当地的文化氛围、消费习惯,才能始终提供一个愉快的“服务体验”。事实上,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服务水平的评价标准上,本身就存在不同取向。比如西方看重专业、严谨,而东方更讲究人情味、贴心。把外国的服务方式照搬到中国来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可能落得个“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结果。在东亚地区不乏服务质量很高的例子,比如日本服务的贴心和细致闻名于世,我国香港、广州的服务也相当到位,在这些地方给服务员小费都不是主流做法,但没有人会怀疑这些地方的服务素质。
有一种说法,“消费者永远是对的”。餐饮业试水扫码打赏,不必照抄西方的“小费”,而应该回到中国的消费文化中来考虑。如果大多数人一时半会无法接受这种文化舶来品,甚至可能激起反感,我看这种创新还是慎重点好。
二维码“打赏”能否提升服务意识 2016-08-10 |
打赏与“打脸” 2016-08-29 |
餐厅“打赏制度”应让市场调节 2016-08-29 |
餐饮业“打赏”值得商榷 2016-08-29 |
打赏 2016-08-29 |
扫码打赏 2016-08-29 |
打赏制别损害消费者权益 2016-08-30 |
餐饮业“打赏”值得商榷 2016-08-31 |
打赏 2017-05-11 |
餐饮店“扫码打赏” 多少人愿意付款 2017-05-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