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严惩虐待儿童行为 织牢织密儿童保护网

楚一民
2020-05-26 09:27: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虐待未成年人行为虽已入刑,但虐童事件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全国人大代表王静成向本次全国人大提出建议,单独设立“虐待儿童罪”。王静成认为,尽管《刑法》对虐童行为有所惩治,但还存在问题,包括适用主体对象太窄,对“虐待行为”的法律性定义不明晰,入罪门槛过高——需构成情节恶劣等。

  单独设立“虐待儿童罪”这一议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毋庸讳言,虽然我国《刑法》并不缺乏有关虐童的相关罪名,如“虐待罪”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但现有的这些罪名,在实际惩治虐童行为中仍存在许多不足。

  就以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为例,首先,适用的主体范围仅限于“监护人、看护人”,而非监护人、看护人的虐童行为未纳入其中,可在现实中,很多虐童案犯罪主体都是监护人、看护人的朋友、邻居等等。 其次,虐待行为的法律性定义不明晰,现有的虐待行为主要指殴打、胁迫等积极主动施暴行为,许多无形的精神性伤害行为,像“恐吓、侮辱、谩骂”等是否属于虐待行为并不明确。最后,“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以“情节恶劣”为基本入罪前提,而如何认定虐童行为是否属于“情节恶劣”,现有标准同样也不够细化。

  而这些法律上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虐童事件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在现实中,由于相关罪名不够细化,很多虐待儿童行为,并没有真正入刑定罪,仅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处罚,甚至干脆不了了之。而要彻底有效改变这一局面,治本之道还是在立法源头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律,细化“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等现有相关罪名,或者新增设专门的“虐待儿童罪”,将各种虐童行为都纳入其中,所谓“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事实上,无论是单设虐待儿童罪,还是完善现有相关罪名,严厉惩戒一切虐童行为、进一步织牢织密儿童保护网,我们都不缺乏法律法理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而我国早已签署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同样明确,“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

  当然,要想全面织牢织密“免虐待”儿童保护网,单设“虐待儿童罪”也远不是事情的全部,建设相关配套制度,同样十分重要。诚如王静成代表指出的,“完善撤销监护权立法,建立虐童罪犯黑名单,禁止罪犯从事与儿童密切接触行业;完善儿童福利制度,为防治儿童虐待提供托底性的制度保障。如借鉴国外,在政府部门设置专门的儿童保护机构。增加儿童福利投入,在全国普遍建立儿童庇护机构,为遭受虐待的儿童提供临时庇护场所”等等。

  “保护儿童,就是保护未来”。所有这些儿童保护措施,不仅是合理必要的,也是完全值得的,应该抓紧织牢织密儿童保护网,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