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王希怡:肯尼迪之女任大使,难助美日关系回温
//www.workercn.cn2013-11-18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周,新任美驻日大使卡罗琳·肯尼迪正式就任。作为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的唯一女儿,卡罗琳此次履新备受关注。特别是在崇尚名人效应的日本,不少人期待这位来自美国最显赫政治家族的新大使,能够推动最近一年来持续磕碰的美日关系回温。然而,在复杂微妙的美日关系中,这位名门千金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还得先打个问号。

    出任美驻日大使,卡罗琳的最大优势正是“肯尼迪”姓氏光环。作为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豪门之一,卡罗琳自出生之日起就耳濡目染地受到政治和外交的熏陶。作为政治豪门的“政二代”,卡罗琳与总统奥巴马私交甚笃,国务卿克里形容,卡罗琳的到任将使日本拥有直通奥巴马的直线电话。此外,作为美国首位派驻亚洲的女性大使,作为美国软实力输出的一个体现,卡罗琳在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方面有其天然的优势。

    不过,卡罗琳的短板也很明显。她是一名职业律师和作家,而非国际问题专家,对日本也没有深刻研究,她不曾在美国政府担任公职,缺乏当职业外交官的经验。因此,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不少观察人士怀疑,卡罗琳出任驻日大使的“花瓶”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从客观环境说,卡罗琳就任没有遇上一个好的时机。自从安倍晋三上台以来,美日关系因为在一连串问题上分歧变得微妙而敏感。在与中韩领土争端问题上,日本的右翼倾向和军事冒险也令美国警惕和戒备;在侵略历史和慰安妇问题上,日本民族主义抬头、粉饰和否认侵略恶行的做法,也引起美国的反感和谴责;在修宪问题上,安倍一意孤行,对美日同盟有消极影响;在朝韩问题上,日本一度想绕开美国单干露一手,引起美国严重不满。今年5月G8峰会和今年9月G20峰会期间,奥巴马两次拒绝安倍的会晤要求。种种迹象表明,美日同盟内部分歧不少,要助力美日关系回温,其中牵涉错综复杂的争斗、融合与博弈,显然不能指望单靠美驻日大使一人之力能完成。

    其实,近年奥巴马在委任驻外大使时大有“论功行赏”的意味,他总是把“肥差”留给积极支持和资助竞选的功臣们。从这个角度说,卡罗琳似乎也不用有太大压力;至于做好“花瓶”之余是否有另一番建树,时间会给出答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