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辜学武:世界需要维护和平的智慧和担当
//www.workercn.cn2015-10-1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各国人民的命运正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现在是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催生新型国际秩序的重要时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来,“世界无战事”并不意味着世界各个地区无战事。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说法,光是美国就打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五场较大的战争。如果再加上那些大国的代理人战争、宗教战争、领土冲突和恐怖主义袭击,70年来在世界各地发生了大大小小几百次的武装冲突和区域战争。

  为什么战后建立起来的以集体安全思想为核心精神的国际秩序没有能阻止这些战争的发生?回顾战后70年国际关系发展的过程,有两个现象值得国际社会深刻反思。

  其一,二战结束初期出现的国际关系意识形态化,迅速导致主要战胜国的分裂,形成东西方冷战的局面。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二战成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巩固,以至于有些战败国在滔天罪行未得到彻底清算之前就变成了冷战一方的新盟国,使某些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的战败国失去了一个让民众接受历史教育的良好机会,这种缺失影响了整整两代人,以至于他们当代政治家的历史记忆出现严重的断层,并对来自战胜国和受害国的批评展现出非理性的反弹。这一不良后果直到今天还在延续。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一个如何对待历史的态度和立场问题。这是一个事关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根本问题:战争的发动者或者说加害国,尽管最终自己也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和伤害,但能否因此有权利把自己说成是“受害者”?德国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德国人认为,挑起战争的国家必须对所有的战争伤害负责,包括战争对自己的人民产生的巨大伤害。可惜这个浅显的道理在亚洲还没有被当年战争的发起者所接受。一个执意要忘却自己曾经加害于邻国和本国人民罪行的国家,会成为被世人接受的真正的正常国家吗?

  其二,近年来出现的“国家主权有限论”或“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与实践强烈地冲击了联合国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明确承认“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尊重“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并禁止“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国家主权有限论”的提出意味着国际社会在以什么基本原则来指导各国国际行为这个根本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事实上,如何在团结的基础上捍卫联合国宗旨已成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准则的当务之急。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正在把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现在是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催生新型国际秩序的重要时机。希望70年前为世界和平作出英勇牺牲的国家能拿出当年求同存异的智慧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为人类的永久和平做出贡献,也希望当年的战争发动者和加害国能端正态度,勇于自我清算历史问题,为受害国人们彻底宽恕它创造条件。

  (作者为德国波恩大学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