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报,日本官房副长官萩生田光一在2日的记者会上称,确认中国在“东海中日中间线”附近建造的16处油气田钻井平台中,3处正在进行追加施工,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抗议。日本为何要在此时在东海油气田开采问题上突然向中国发难?
首先是在时机上配合美菲等国针对中国的海上围堵。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地缘政治重心由陆地转向海洋,并加大了对正当海洋权益的维权力度。这样不可避免地引起美国这个海洋霸权国家的猜疑和菲律宾等与中国有海洋权益争端的海上邻国的矛盾。随着中国在南海进行岛礁建设的步伐的加快,美菲等国在海上对中国进行遏制的力度也在加大:美国不断炒作自由航行问题并不断派遣舰机抵近中国岛礁,菲律宾不惜炮制“南海仲裁案”……而印度也开始对越南销售先进的“布拉莫斯”导弹并兴建卫星接收站,日本更是在G7峰会上将南海问题纳入会议议程。
在此背景下,日本突然在东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实际上是出于一种典型的政治投机心态:利用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与美菲越等国对峙之际,在东海问题上趁火打劫,使中国在海洋问题上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处于进退失据的窘境,进而谋取东海问题的主动权。
其次是对中日海上力量对比转变的焦虑。长期以来,日本对于中国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作为东亚最发达的海洋国家,日本自卫队的装备先进和训练有素是有目共睹的。日本记者井上和彦甚至排出了自卫队的7个世界第一:扫雷、反潜、常规动力潜艇、F-2战斗机、高技术导弹、F-15战斗机的飞行员和维护、教育体制。自卫队高官福山隆更是说出“一周内全歼中国海军”这样没有军事常识的话。
随着2010年中国的GDP反超日本,其海上力量的发展也开始赶超日本。据美国国防部2015年度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介绍,中国海军现代化计划造就了一支技术更先进、更灵活的海军部队。中国正在加速退役老旧舰艇,换装配备先进反舰、防空、反潜武器和探测器的大型多任务作战舰艇。
相比之下,日本海上自卫队却暴露出一些弱点。著名军事评论员刘美武曾在香港《信报》撰文指出,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一支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结构失衡、能力不全且缺乏独立作战能力的海上武装力量。反潜及反水雷能力突出,防空能力一般,反水面舰艇能力低下,两栖突击和对岸攻击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其性质而言,实际上是一支辅助作战的武装力量,而辅助的对象就是美国海军,说得具体些就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
2001年间谍船时间充分暴露出日本海上自卫队制海能力的缺失,而2011年3·11地震自卫队糟糕的表现则说明这支武装力量在战备与士气方面实在有些不靠谱。可以说,海上实力对比的天平已经开始倾向于中国,且中国潜力巨大,未来优势可能会更为明显——中日钓鱼岛博弈的态势已经充分说明这一点。在日本看来,现在也许是能够在东海与中国进行战略博弈的最佳机会,失去了这个机会窗口,日本将没有实力与资本再和中国讨价还价。
最后是日本对东海战略地位的认知。日本将中国视为海上竞争对手。东海是中国的四大边缘海之一,中国最为富庶的东南沿海就位于东海沿岸。且东海同时还是连接中国南海与黄海的战略水域,进入太平洋的门户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也位于东海。中国在东海开采油气资源意味着其对这片海域掌控力度的上升。这是日本不愿意看到的。以日本看来,中国之所得就是日本之所失,即便中国是在维护自身正当的海洋权益。因此日本不顾国际法和起码的外交礼仪及国际惯例,对中国提出了荒唐的抗议。
综上所述,日本出于各种考虑对中国开采东海油气资源提出了并非善意的抗议。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一个海洋强国,中日之间在海洋领域的博弈还将继续。如果日本不肯放弃海上围堵中国的不恰当理念,这场博弈的结果恐怕不是日本希望看到的。二战的结果已经充分说明,觊觎邻家的财产最后损害的是自己,不管是财富还是名声。(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
张军社:“三军四海”强身固防 2014-07-29 |
新京报:发布防卫白皮书日本想说啥 2014-08-06 |
华益声:菲律宾挑衅不止步终将无路走 2015-01-30 |
张军社:中国军方行得正 不怕美国瞎渲染 2015-05-11 |
贾秀东:日本借G7抹黑中国是白费劲 2015-06-10 |
中工时评:日本介入南海有“三计” 2015-06-26 |
姜 平:观国之光,扬国之美 2015-06-29 |
苏晓晖:究竟是谁违背了东海共识? 2015-07-29 |
纪明葵: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合作与展望 2016-01-20 |
美日印“围华”军演是危险游戏 2016-05-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