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中国的国际情怀和大国担当
丁建庭
//www.workercn.cn2017-12-01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有这样一个世界性的日子,自其设立以来,联合国每年都举行纪念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已连续五年向大会致贺电,由此足见设立这个纪念日的国际正义性,足见中国的国际情怀和大国担当。这个日子就是“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联合国第32届大会于1977年12月2日通过决议,选定每年的11月29日,请各国政府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一天,以动员国际社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实现自己不可剥夺的民族权利的斗争。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是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II)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设立一个“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但决议通过七十年来,仍未出现一个与以色列国并存的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巴以和谈难有实质进展,期间还曾发生多次武装冲突,导致数以千计的人死亡。可以说,巴勒斯坦问题是一个长期未能愈合的“伤口”,引发了整个中东地区的持续紧张和冲突。这也是联合国选择将11月29日定位“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的原因所在。这个日子对于巴勒斯坦人民意义格外重要,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那就是正视巴勒斯坦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推动问题早日实现全面公正解决,促进中东各国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面对身陷苦难和战火的人们,我们要有悲悯和同情,更要有责任和行动。”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表达了中国的国际情怀和大国担当。中国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大力推动巴勒斯坦问题解决。除了在国际声援日发贺电,习主席2013年曾就巴勒斯坦问题提出相关主张,2016年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再次阐述中方立场,今年7月又提出了新形势下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坚定推进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政治解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进一步协调国际社会的努力,壮大促和合力;综合施策,以发展促进和平。这些努力特别是“四点主张”的提出,体现了习主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念,体现了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的政治立场。中国也将在“四点主张”指引下,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为推动复谈及和平进程注入正能量,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中国怎么办?“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这一被写入中共十九大报告、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的重大战略,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难题,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解决了人们心中最大的困惑,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了方向。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新秩序的倡导者和促进者,中国始终心系中东和平、稳定与发展,致力于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繁荣。在巴以之间劝和促谈、“一带一路”建设沟通世界、新型国际关系日益成型……一个负责任的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正在用中国智慧、力量和担当守护世界人民和平发展的梦想。国际社会也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而且中国也承诺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中国也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情怀和大国担当也更加坚定、强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