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国际

疫情后真相、后权威和后情感

史安斌
2020-04-24 09:44:51  来源:环球时报

  进入21世纪,德国社会学家贝克预言的“风险社会”日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新常态”,当下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病毒便是其集中体现。虽然各国相继按下暂停键,人们被迫选择“宅家生活”,但大众传媒铺天盖地的报道和社交网络纷扰杂乱的喧嚷则将这种体验进一步“媒介化”,在认知和情感上将全球民众深度卷入到这场危机之中,营造出虚拟的“在场感”和“代入感”。

  高度的“全球化”和“媒介化”是风险社会的重要表征,跨国界、跨地域、跨文化的危机传播及其“蝴蝶效应”愈发凸显。从此次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造成的影响可以看出,社交媒体和智能传播的普及正在将“流行病”演化为“信息瘟疫”,从而使疫情在真实的生活空间和虚拟的赛博空间同步扩散并相互交织。传播技术的演进根本上改变了危机传播所处的媒介生态,使得全球公共危机日益呈现出“后真相”“后权威”和“后情感”的三重转向。

  首先,危机传播中的“后真相”转向,表现为真假难辨的误导性信息在社交平台上蔓延引发恐慌和混乱。在《牛津词典》将“后真相”确定为2016年的年度热词之后,这一现象对于全球政治和舆论生态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历史上看,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主导的时代:在信息稀缺的时代容易被蒙蔽,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数字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认知能力,这就使得介于真相与谎言之间对事实的“模糊性表述”大行其道,带有显著的倾向和立场,极易引发大规模扩散,甚至挑起社会撕裂和冲突。

  此次疫情中,有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这一对于病毒传播途径的学术分析迅速被一些自媒体和微博账号冠以“新冠病毒也可依靠空气传播”的标题加以扩散,在疫情状况尚未明朗的背景下引发了一定的恐慌情绪。不少人因此不敢开窗通风,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气溶胶这样复杂深奥的学术概念难以理解,但“空气传播”这样通俗易懂且耸人听闻的信息则很容易引起关注和扩散。这说明社交媒体时代,任何信息都可能被“误读”和“转译”,被包装成为亦真亦假的“后真相”,激发受众的情绪共鸣并推动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大规模传播。

  其次,危机传播中的“后权威”转向,表现为危机中权威的消解和观点的多元化。危机传播在社交媒体时代对公众的赋权,推动了舆论场上以多元意见领袖为主体的“后权威”崛起。意见领袖能将事实情感有机结合,从而引导社交平台上的议题和情感走向,他们不仅能够将信息和情感迅速传导到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中,还可以借助后者的分享实现“二次传播”。因此,危机传播中的舆论环境将不再是官方或者少数主流媒体的“独唱”,而是夹杂着自媒体人、营销号、社交媒体用户在内的一场“众声喧哗”。原本应当是基于事实的理性争论,演变成为社交媒体上基于政治立场的“怒怼”,多元观点在数字媒体上的冲突、争论甚至攻击和谩骂。在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权威信息和观点的缺失加剧了人们的无助感,也不利于社会团结和共识凝聚。

  第三,危机传播中的“后情感”转向,表现为危机中“数字迷因”的兴起以及由此带来的情感宣泄式表达。数字媒体时代,用户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平台和算法的驱动使得相近的立场倾向产生了强大的聚合效应。在危机爆发时,公众诉诸数字平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独特的情感聚合和支撑作用。一项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表达和分享往往是以惊讶、伤心、恐惧、厌恶和愤怒等负面情感为主导,用户会利用以“表情包”为代表的迷因将情感表达隐藏在戏谑化符号中,软化激烈的情感宣泄,同时包含着使用者的选择倾向与意义赋予。因此通过对数字媒体平台和数字迷因把握公众在危机中情感变化,对于危机应对和新闻发布策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总体来看,数字媒体传播经历的是“迷因→个人→社交网络→社会→地理/技术空间”的扩散过程,数字迷因作为融入人类主观情感和文化背景的表征符码,已成为主导线上和线下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掌握和疏导数字化的“后情感”,是数字媒体时代危机传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面对“后真相”“后权威”和“后情感”为表征的危机传播,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时情,灵活应对。一是要完善危机期间舆情全方位监测机制,针对社交平台和算法网络上具有显著性和相关性的“热点”“痛点”“爆点”“槽点”和公众的情绪变化,开展实时监测并制定相应发布预案;二是要秉持“策略性公开”的原则,采用“掰开揉碎”的策略“喂新闻”,尽可能做到“时时有信息”,适应智媒时代碎片化传播的特点,牢牢把握舆情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三是要根据“时度效”原则加强议题管理,避免由于议题的“泛社会化”“泛道德化”而引发“次生舆情”;四是要追求有温度、有建设性的故事,将事实说明与情感引导有机结合,贯彻差异化、精细化传播的策略,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五是要以政府部门的权威发布为主,同时认识到舆论空间的多元和复杂性,尊重算法推送的原则和规律,打造上下回应、优势互补、合纵连横的立体化传播矩阵,强化政府新闻发布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战“疫”脸谱】老兵束从轩:硬核老板的“鸡”缘人生

    2月初,一段老板手撕员工联名信的视频火遍全网。视频中的老板叫束从轩,安徽老兵,全国中式快餐排名第一的老乡鸡集团创始人。受疫情影响,老乡鸡保守估计会有5个亿损失。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老乡鸡的员工们提出疫情期间不拿工资,并签字按手印提交了联名信。

  • 新时代 铁路榜样 | 北京铁路医研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白衣执甲 逆风而行

    “接到紧急消毒任务,列车马上进站,大家准备出发!”4月11日,夜色如墨,从上海虹桥开往北京南的G152次列车划破黑暗,驶入北京南站。北京铁路疾病预防医学研究中心车站消毒处置组北京南站消毒处置组的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麻利地穿戴防护装备、手拎10多公斤重的消毒桶,以最快速度奔向14站台,仅用13分钟就完成了车厢消毒工作。

  • 回顾50天的战斗历程,这是我们的“光谷速度”!

    自2月17日飞赴武汉,到达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开始战“疫”,到院区“清零”,作为医务部医疗助理员经过几天的忙碌,妇幼光谷院区达到收治患者标准。按照指示:今日先由感染一科、二科开始收治病人。上午前往武汉市指挥部和喻主任对接,商议接收病人情况,拟接收60-70名病人。

  • 中国人的故事|郭艳婷 陈晓聪:再见面,定会深深相拥

    爱一个人、彼此长久相守的要义,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孩子,但在郭艳婷和陈晓聪看来,爱情中最坚实的纽带,是彼此在精神上的共同成长。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