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国际

国际舆论场“中国声音”须强起来

龚炯
2020-04-28 10:16:28  来源:环球时报

  新冠疫情目前在美国仍持续单日新增感染约3万人的势头,而美国一些政客不把精力放在抗疫上,反而竭力炮制针对中国的“追责论”“索赔论”。由于西方其他国家一些媒体和政客的推波助澜,尽管“追责论”“索赔论”毫无事实与法律基础,但在国际舆论场中,彰显中国立场的正义声音却偏小偏弱。对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仍以英文国际媒体为主,这可能是未来几十年改变不了的现实。最近几年来我国一些英文媒体非常努力,已取得可喜的进步,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但与西方主流传统媒体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笔者认为,差距突出表现在英文评论方面。国际舆论环境除了新闻报道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评论版文章形成和主导舆论。而需要提高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章要更加引人入胜。如果不能吸引外国读者,即便读了也难留下深刻影响,更别说观点让读者信服。这固然和我们在国外媒体上撰文的作者较少有关,但我们的一些文章一看就是中文评论文章的翻译稿,没有用西方读者熟悉的语境和思维逻辑写文章,只有干巴巴的观点和论述,难以起到想要的效果。

  第二,目前中国英文媒体很多评论文章都是外国人写的,并不能很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外国读者其实对中国作者的声音更感兴趣,希望读到他们讲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看法。这方面希望有更多的国内学者参与到英文媒体的评论写作中来。

  第三,评论文章作者一定要有及时、准确的官方信息。不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都有自己的官方信息渠道,经常以内幕消息为基础炮制议题。尤其是美国一些反华的专栏作家,总是能先拿到美国议会和政府的相关消息,为他们带来了主动。而中国英文媒体的专栏作家也需要有这样的待遇,在一些环节上我们也可以打通,形成联动。

  第四,我们的评论文章很多时候摆事实少,讲道理多。而西方读者的思维逻辑恰恰是用事实说话,把事实、数据包装在引人入胜的漂亮、幽默的语言之中来说服读者。比如,最近西方有学者攻击“中国政府在武汉停航国内航班之后没有停航国际航班,有意把病毒传播到国外”。这显然是很恶毒抹黑,但贝淡宁教授撰写文章(中英文版都已在《环球时报》刊登),将自己在中国航班数据库里详细核实这些航班的经过娓娓道来,戳穿了这个谎言,让最初的造谣者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试想,如果一味讲大道理,反击阴谋论,其效果可能会差很多。

  第五,专栏作家应以在政府之外的“第三者立场”讲中国故事和个人的观点,而不是重复官方的观点。以西方读者的思维,如果文章只是官方立场的重复、翻版,一方面这种文章可读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容易被读者理解为是官方的宣讲,很难被他们接受。能吸引读者、说服读者的文章一定是带有自己观点的文章,有时和官方观点稍有差异,甚至有时候也有建设性、希望政府改进的意见。这能让国外读者通过不同视角了解中国社会。笔者认为,只要是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大前提下,这样声音的存在,其实更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

  引导国际舆论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旷日持久的不断积累。这方面我们还在不断学习,需要不断进步。相信随着新一代具有国际教育知识背景的年轻人才越来越多,随着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话语权也会不断提升。

        (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 国家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一枝春”装点春满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辆辆满载援助物资的货车,从长乐坪镇抵达武汉。车上的85吨土特产,是长乐坪镇17个村的村民肩挑背扛、跋山涉水送出山村的。

  • 忘不了,火神山医院封存的最后两小时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悄然回撤,留给武汉太多的温暖与感动。回顾奋战在武汉一线的战斗历程,他们百感交集,他们是为武汉拼过命的战士!

  • 战疫院长访谈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德俊:挑最重的担子 啃最硬的骨头

    来不及休整,孙德俊随即将工作重心转到入境患者的救治中。孙德俊是典型的专家型医院管理者,既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又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在国内呼吸病学领域有着很高的威望。在内蒙古118例境外输入病例中,3例为重型,1例为危重型。过山车似的病情变化,一度将输入的危重型患者推向死亡的边缘。

  • 武汉战“疫”丨在ICU,每一次胜利与失败,都关乎生死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们在疫情防控一线发起一次次冲锋回首那些在武汉奋战的日夜“白衣战士”心中有太多感动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路小跑,争分夺秒与病魔搏斗。我们无惧病毒,唯一怕的就是时间不够用,抓紧每分每秒完成更多的工作。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军种和单位,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打胜仗、零感染”!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