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吴 江:对科研硕鼠不能止于愤怒
//www.workercn.cn2013-10-15来源: 北京晨吧
分享到:更多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在近三年审计机关对国家各部委、各省份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布的数百份年度审计报告中,发现涉及“问题科研经费”的至少有39份。39份审计报告显示,科研经费“扩大用途”“挤占挪用”已成普遍现象。(《北京晨报》10月14日)

    科研经费固然不必局限于狭义范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大肚能容”,啥都可以往里装。当国内的巨额科研经费,纷纷变身为工资补贴,甚至车子房子乃至纷繁芜杂的个人支出,都可以通过科研经费的名义报账,科研经费遭遇的滥用与流失,显然已不言而喻。

    相比国内科研经费的随意与缺乏约束,国外科研经费开支则有着相当严苛的规定。虽然也包含人员培训费、学术交流费,但对科研经费的人员开支则要求在预算中明示并接受严格期中检查与事后审计,同时还实行岗位薪酬制度对个人收入水平进行总量控制,以杜绝科研人员收入过高,以及科研经费的“福利化”。而除了必须严格遵守财务管理部门的规则,巧立名目的超范围支出更将惹来极大的麻烦。科研项目在花钱的时候也就不得不如履薄冰。此外,公立科研项目还要受到媒体的跟踪,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经费科研团队有义务对媒体公布其进度,告知经费投入去向,及其具有的价值;至于科研机构向公众公布其财务报告,也早已是惯例,对于重大科研项目及其经费其财务报告的要求,甚至不亚于上市公司。

    可见,面对科研经费养肥“硕鼠”,仅有“愤怒”与“错愕”其实还远远不够。科研“硕鼠”之所以如此滋润,更需反思的恰恰是科研经费的预算、审计与监督机制。假如科研经费被用于工资补贴、买车购房、个人支出,却无从追究责任,更无人因此而被问责,翻江倒海之后却仍能相安无事的“科研硕鼠”们,恐怕不会畏惧任何人的“愤怒”与“错愕”,只要科研经费拨付与监管的漏洞仍然毫不设防地敞在那儿,“科研硕鼠”们只会更加猖獗和有恃无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