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李小佳:汉字听写大会为啥走红
//www.workercn.cn2013-10-25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档形式单纯、简朴的“冷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近日出乎意料地黏住了广大电视观众、热了起来。据统计,节目播出后的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上更是登顶话题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

    该节目最初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崭露头角,后因受欢迎而增设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比赛引发的“提笔忘字”、“国人书写能力普遍退化”等有关汉字之忧的讨论,也频繁见诸互联网和各大报端。

    节目展示出了多重价值:首先,节目让广大观众在电视荧屏前领略了中华汉字之美,唤醒了国人对汉字的记忆与热情。在电脑、手机上数字书写程序广泛应用的冲击浪潮前,汉字书写面临着日渐式微的窘境。同时,在英语教育培训泛滥的当下,中文也面对着文化传承的困惑。汉字是中华文化、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以汉字听写定输赢的比赛,既契合了诸多当下深层的文化需求,也对汉字具有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用大众传媒的方式予以了再度开掘,值得充分肯定和期许。

    其次,在电视主要被各类选秀节目占据的背景下,汉字听写大会的广受欢迎还可以解读出更多价值,譬如文化节目该怎么制作。因收视率上涨、人气指数飙升、商业价值提升,诸如《超女》、《快男》、《中国好声音》等娱乐选秀节目已成不少电视台重金打造的主打产品。选秀节目通常是“花招”不断,有“毒舌”点评、明星助阵、各种煽情场面层出不穷,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一夜成名”的社会心理,因此其走红火爆不足为奇。

    相比而言,汉字大会的节目设置简朴,有的最多是学术明星、央视主持人、众多中学生赛手等,但汉字听写大会就是在选秀节目充斥电视的帷幕中,撕开一个口子,以另一种人们久违了的严肃正面的形象出现,同样赢得掌声。这就不得不令人仔细琢磨其中的奥秘了。

    如今,社会上似乎存在一种“正式化陷阱”。譬如,好学生不如坏学生受欢迎、正史不如野史流传得快。好像越是正面的、严肃的内容,就越缺乏趣味性、可读性,就越没有市场,越无人问津;只有轻松、娱乐、夸张、煽情,才能吸引眼球、广受传播。但汉字听写大会的广受好评甚至老少通吃,说明了并非只有娱乐至死才是收视率的保障,并非只有亮点、煽情、悬念、高潮、互动、夸张,才是电视乃至大众传媒赚足眼球的铁律。

    从传播角度看,很多正面的主流的文化内容无法走近读者,还是因为某些严肃话题总是板着面孔说话、缺乏“为了谁、服务谁”意识、艺术水平不高。而并非说严肃的、主流的内容就不受欢迎、就先天缺乏传播能力。今天,我们已经明白,文化产品没有趣味、不鲜活,传不开;但还需要明白,只有趣味性而缺乏内涵,则走不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