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刘昌海:杜绝未成年人“屏奴”的功夫在网外
//www.workercn.cn2013-10-25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在现代人被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屏幕包围而成为“屏幕奴隶”的当下,这组调查数据凸显了我国“屏奴”群体日益低龄化的新趋向。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愈演愈烈的未成年人网瘾化加剧问题,已不仅成为我国无数家庭的烦恼事,也已成为一项民心所向的系统性民族应对工程,亟须引起高度重视。(昨日本报B01版)

    就算是很多成年人,一天到晚眼不离手机的也比比皆是。“手机控”已经成了一种病,这绝不是夸张。当然,沉迷于手机和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尤大。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们使用手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堵”。比如相当多的学校都禁止学生带手机,就算带也要严格限制使用。就在前几天,媒体报道重庆一位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们不沉迷于手机游戏,愿意出资40万元给孩子所在学校的每位学生捐赠一部非智能手机。

    从物理上实现孩子与手机和网络的隔绝,这当然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不过其弊端也十分突出。一是杜绝了网瘾的同时也拒绝了现代科技,属于典型的“泼水把孩子也倒掉”的做法;二是生硬地不让孩子们接触网络反而会造成心理上的反作用,会产生强大的反弹,很多孩子上大学之后因为沉迷于网络而退学就是证明。

    显然,对于孩子们使用手机和网络,“堵”不是治本之策,还得从手机和网络之外想办法。其实孩子们之所以容易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是因为他们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休闲和娱乐的方式。孩子们没有一个比玩手机更有兴趣的爱好,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没有提供更吸引孩子们的活动,这其实是教育的缺失。

    可以设想,约好了打门球的老头老太太,到了时间同伴一叫就会下楼;放学之后有足球比赛的孩子,下课铃响之后肯定第一时间跑到操场。如果每位学生从小学培养起几种不同的爱好,他们就不会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消耗到上网上,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手机上。学校和家长要跳出用不用手机、限制不限制手机的惯性思维,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入手,才能找到破解青少年网瘾的良方,比一味地“围追堵截”要好得多。

    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我们理应利用其有益的一面,杜绝其有害的一面,而不能因为有弊端而一概拒绝。让孩子们都拥有手机,能打电话、发短信、上网查资料却不会上瘾,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理想效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