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被查”的消息现身网络,称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被截获,其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中国人民大学回应,蔡荣生确因涉嫌违法违纪正接受调查,但未透露调查原因(11月28日《京华时报》)。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人民大学多名老师知道此事,其被抓原因可能是自主招生出现腐败,帮学生花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涉案金额较大。一个招生处长,竟然可能涉及数亿金额。如果说一个学生是一块金砖的话,那得要多少块金砖才能堆成这座金山?还记得白岩松那句“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一刻,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一般人看来,高校勉强还能算得上是一块干净的地方。可最近几年,关于高校腐败的话题,社会上传说不少,最终查证的也不少,而蔡荣生只是再添了一颗老鼠屎。早在今年9月,中央第十巡视组组长陈际瓦就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惩防体系建设特别是财务管理、领导干部薪酬管理、自主招生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甚至早在两年前,人大内部就有教授称,“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肯定会出问题。”想不到一语成谶。
在人们看来,教育公平可谓是最大的公平,也是最后的公平。如果连教育公平都不能保证,连上升渠道都不能保证,那社会简直无法想象。而现在,关于高校招生,特别是自主招生,竟然发生这么多问题。“自主招生等于自主腐败”,“现有的自主招生是在计划体制下开了一个小洞,但这个小洞就成了一个流脓的地方,成了腐败的通道”——这不禁让人感慨,自主招生倒不如取消罢了。
当然,取消自主招生只是一句气话。毕竟自主招生的作用放在那儿,这可以称为是与国际接轨的一个表现,是对现行相对僵硬的高考制度一个修补。可如果自主招生始终不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不能保证公平,那么窟窿就会越扯越大,所起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会形成破窗效应,导致一连串问题的爆发,甚至可以乱了教师的心,破坏高校的根基,进而毁掉教育。
在这样的情境下,有必要对自主招生进行一次大手术。蔡荣生到底是如何进行权力寻租的,仔细剖析这只麻雀,可能会让我们长不少见识,据此逐一筑上防火墙,也能让自主招生干净一些。蔡荣生正接受调查,有关内幕会逐一曝光,但任何一种腐败,虽然形式不同,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权力缺乏监督所致。
自主招生之所以容易出现问题,也正是由于自主招生过程中,权力过度集中在个别人身上,而且又缺乏阳光操作,容易形成灰色空间。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所分析的,内部指标不被公开,制度空间缺乏监管,保送加分暗箱操作。在高校行政化背景下,这些问题极易形成腐败空间。
蔡荣生被查或许只是个案,但由此带来的影响却形成了风暴。不管这一案件是否涉及其他人,不管这一现象是否在其他高校出现或者被发现,但以此倒逼制度改革,对自主招生进行一次大手术却是十分必要的。把权力装入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这对于高校、对于自主招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