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那云风:师德红线托住教育良知底线
//www.workercn.cn2013-12-02来源: 郑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些年,体罚或骚扰学生、招生考试中营私舞弊、收礼或有偿补课等教育领域一些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教师的道德水平出现了令人痛心的滑坡。最近,教育部制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上述情况详细列举十条师德红线,如有违反将受到处分。

    面对师德滑坡现象,不能说教师变坏了。这里往往存在“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效应,其实大多数教师仍以良好的品格赢得了社会尊敬。出台违反师德处理办法,恰恰是在对教师行业进行门户清理,对那些破坏教师清誉的行为作出惩处,正是在捍卫教师队伍的美誉。为师德标定红线,仅仅是为了托住教育良知的底线,不允许出现谁比谁更缺德的极端情况。至于性侵学生、严重体罚学生等违法行为,自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不能不看到,一些师德败坏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更伤害了教育本身。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关键,不仅在于言传,更在于身教。教师身教失范失德失规,会让人们对教育失去信心,甚至摧毁学生建立的价值观念。

    教师是圣洁的,但教师队伍未必都是纯洁的,一旦成为教师就个个都是天使,这并不现实。要紧的是,对闯了黄线的教师及时提出警告,对闯了红线的教师及时清除出去,才能保证这个队伍的整体纯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教师出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如此必然会导致歪风盛行,善良的灵魂泣血。

    面对各种不道德行为,常常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大家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甚至给予理解。比如对自己的学生搞点有偿补课,让学生买点资料、订点报刊为自己牟私利,面对突发事件变成“范跑跑”,久而久之,黄线红线就模糊了。然后就不断有人放开约束,你试一下,他试一下,以致泛滥。明确标定红线,就是明确告诉教师这些行为是不可以的,是模糊不得的。

    在相当意义上说,无论是教师治理,还是社会治理,从来都是德治与法治的相得益彰,进而相互促进。对师德进行刚性约束,会倒逼个人的道德良知产生效用,体现的也是这一精神与力量。很多领域道德的好转,好风尚的形成,其内在机理都是如此。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