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八年前,刘宁(化名)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个工作都觉得不理想,就放弃了,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刘宁称“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并觉得像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挣钱养家很无聊,宁愿选择当“流浪汉”。(《海峡都市报》2月12日)
按理说,作为一名堂堂的地方高考状元,理应有一个美好而远大的前途,然而竟然如坐过山车一般沦落为“流浪汉”,实在让人难以置信。有网友认为,刘宁的悲剧是教育的悲剧——我们的教育适用性不强,不接地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难,就连某些高考状元都不能幸免。
但是,刘宁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身问题造成的——从他“找了几个工作都觉得不理想”来看,斯人可能是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主儿,若完全归罪于教育不接地气,各类高考状元可谓众多,为何少有刘宁式的不堪境遇?近年来,社会弥漫着浓浓的“状元情结”和“状元崇拜”,在这种陈腐风气熏陶下,高考状元们也不淡定了,非好学校不上,非好工作不就,甚至不甘于平凡的人生,认为像普通人那样工作、结婚、挣钱养家“很无聊”,美好的期望,自然会被残酷的现实击碎。
莎士比亚笔下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曾发出“生存还是毁灭”的人生困惑。同样,刘宁这类高考状元也处于“生存还是毁灭”的十字路口。要我看,与其成天在唉声叹气中泯灭意志,荒废生命,不如踏踏实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向自己的理想努力奋进。每一个就业者在“仰望星空”、志存高远之时,更需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如果只顾“仰望星空”,却不瞧一瞧脚下的土地,势必摔跟头;如若放不下状元架子,高不成低不就,势必处于求职劣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高考状元也不会例外。
需要强调的是,考场上的高考状元,未必能成为职场上的“就业状元”。北大曾对该校状元学生做过追踪调查,发现其中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远比不上高中优秀,就业更是没有明显优势,甚至有些人很快变得平庸。去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虽然高考状元在求学和专业选择上追求热门、高薪的情况较普遍,但状元们在职场的表现却远低于预期,大部分状元的职业成就并不突出,较少有出类拔萃的。学校唯分数论,而用人单位则更看重能力。
所以,高考状元们,请在就业时抛弃状元“金身”,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个“就业状元”吧!而社会,也应淡化对高考状元的宣传和渲染,社会少一点“状元崇拜”,高考状元就会少一些待价而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