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来,不少地方都在举行中小学春季运动会。媒体调查发现,多数学校的春季运动会,1000米以上的长跑项目很少见。取消长跑似乎已成趋势。(5月5日《光明日报》)
在体育项目中,长跑是对人的体力、耐力和毅力最好的锻炼方式之一。从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松长跑至今,这项运动一直备受世界青睐。今天一些学校却要将它从青少年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剔除出去,实在耐人寻味。
最普遍的理由是,长跑运动量大,可能导致受伤甚至猝死。类似事情的确发生过,但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不能作为取消某个项目的依据,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出车祸就反对所有机动车上路一样。因噎废食,看似是对青少年的保护,实际上是在逃避责任。
院内跑不出千里马,盆里长不成万年松。对青少年真正的保护,不是含在嘴里、捧在手上,而是让他们能像野花野草一样有生命力地成长,引导他们锻造人格、强健体魄。某种意义上说,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格状态,引导和鼓励青少年开展长跑等体育运动,正是教育的责任、学校的责任。学校要履行这种责任,为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整个社会也理当为这种责任的履行提供制度保证。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学校不是在运动安全保障上做更细致的工作,而是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有的甚至干脆取消体育课。同时,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意外伤亡,各方责任该如何划分、认定,我国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它。一发生意外,就把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学校,这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学校刻意回避“麻烦”,过分追求“稳妥”,很多学校取消春游秋游就是一例。如此,孩子们原本就比较缺乏的课外和户外活动时间再度被压缩,学生体魄越弱,学校越不敢鼓励学生锻炼,越是得不到锻炼,学生体魄就越弱,成了恶性循环。
遥想百年前,国人既荒于体魄锻炼,又蒙受鸦片毒害,整个民族萎靡不振。在柏林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初赛期间就近乎全军覆没。国外报刊嘲讽说: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堪作“东亚病夫”。时至今日,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斩金夺银,“东亚病夫”四个字早成历史垃圾。但是,体育运动终归不是少数运动员的事,应是全民的共同生活方式,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青少年的体格锻造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当“一国战略”遭遇因噎废食,我们就不能不反思,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体制机制上的不畅,应然与实然间的阻隔。我们须以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态度破解这些问题,使体育锻炼不再缩手缩脚,“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