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张枫逸:堵疏结合治理“地表水含抗生素”
//www.workercn.cn2014-05-09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近期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的一篇文章称,已有约68种抗生素在中国的地表水环境中被检出,而且被检出抗生素的总体浓度水平与检出频率均较高。一些抗生素在珠江、黄浦江等地的检出频率高达100%,有些抗生素检出的浓度高达每升几百纳克,工业发达的国家则小于20纳克。(《新京报》5月8日)

  2012年底,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珠三角地区成为典型的抗生素污染区,珠江广州河段,红霉素、罗红霉素等9种常用抗生素总浓度最高超过每升水2000纳克,是欧美等国家河流中相应抗生素含量的3到4倍。如今,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机构共同发表在《科学通报》的这篇文章,进一步提醒人们地表水含抗生素并非区域性问题,而是全国公众普遍面临的共性威胁。

  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在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过犹不及。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约21万吨,除出口3万吨外,其余全部用于国内医疗、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长期以来无节制的滥用抗生素,最终导致治病救人的药物反过来成为威胁健康的隐患。

  地表水中抗生素的一大来源,是人体代谢物。由于价格高、见效快,医生往往热衷于给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据统计,我国目前使用和销售量前15位的药品中10种是抗菌药物,全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进入人体内的抗生素,被吸收治病的仅占20%左右,有70%至90%都会被排泄出来,然后通过生活污水进入环境。

  另外,动物和水产养殖业也是地表水主要污染源。养殖业投入大、风险大,为了防止大面积生病死亡,养殖户往往要投放大量抗生素。这一方面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比如前些年轰动一时的“多宝鱼事件”,同时也直接造成抗生素进入水体,污染水环境。

  地表水含抗生素不容小觑。它会使微生物和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或丧失,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而抗生素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后,影响进一步被传播和放大,最终传递到食物链末端的人类,致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形成耐药抗药体质。

  治理“地表水含抗生素”,必须堵疏结合。一方面,通过严格管理约束,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卫生部门应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纳入考核体系,对于滥用抗生素的医院降级降等,医生取消处方权。欧盟国家早在2006年1月就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我国农业、畜牧等部门也应及时出台相应规范,对动物水产养殖使用抗生素进行严格限制。

  同时,加大研发力度,推广抗生素替代物。目前,华东理工大学课题组已经率先在国内研制出“多宝鱼疫苗”,只要将鱼苗在疫苗配制的水中浸泡三分钟,就能远离疾病。存在必有其合理性,抗生素滥用的背后,是养殖户对于规模和效益的渴望。一味的禁止注定事倍功半,只有堵疏结合,用科学手段满足人们的合理诉求,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抗生素滥用危及公共环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