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现在的学生压力太大,某些重点中学就像监牢,进行全封闭式管理,每天中午只给学生半小时午餐时间。学生没有自己的时间,当然更没有时间思考人生和未来的方向。”北大原校长许智宏在一次讲座中敦告家长。(5月19日《广州日报》)
谈“想未来”的问题,还不如想着怎样让孩子先占了重点大学的位子来得切实。这就是目前活生生的教育现实。与其说是许智宏对家长们的寄望,莫如说是整个教育的期待。
我外甥就在这样一所全封闭的超级中学读高三,每天的时间安排精确到分钟。他所能想见的未来,就是“北大,我来了!”——这句口号是他们年级的集体励志语,有打鸡血与洗脑的作用。家长们也为这句口号受到极大鼓舞,并时常遐想众多金字塔尖的学子们齐聚一堂的盛大场景。但他们心中的“北大”,并非那个兼容并包、以天下为己任的北大,而是一个符号: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同学、最好的就业、最好的收入,未来进入社会后在社会结构中尽可能的顶端。这样“人生和未来方向”,除了可见的个人现实利益,我不知道会为整个社会带来什么。
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观点:动机比天赋更重要。意思是说,那些有价值观和动机的人,能更好地学习和练习。也就是说,好的目的更容易达到好的结果。而那些所有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 “北大,我来了”的教育,其结果,除了真的可能考到好分数之外,所收获的有关“人”的教育又能为何?
全封闭的时间无缝式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强迫的教育。强迫学生进入一种现实的“成功学”的程序之中。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这种教育,严重地削弱了学生的 “反思能力”和 “反复思考的习惯”。当孩子们高呼“北大,我来了!”的时候,谁能再接着问一句:到北大学习,是为了什么?
雅斯贝尔斯认为,学生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成为“全人”:倾听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诚实、守纪律、言行一致等。这跟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理念十分接近:“第一,最重要的是道德。第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表达的能力。第四,聆听的能力。第五,了解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中学阶段无缝管理的教育,固然可以培养出高分学生,但肯定培养不出一个有丰富内心、能自我涵养心灵的学生。
只有在高强度学习下的痛苦、没有享受读书中的快乐,更遑论在外树立起有关未来的设想、有关作为全面的人的价值。著名诗人王小妮其书《上课记》中直言“教的痛心,学的反胃”。那种仅仅灌输知识、为了现实的目的而进行的高中教育,反应到大学阶段,孩子们的价值观中夹杂了许多功利、盲从、迷惘的成分在内。这不仅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遗毒,也是整个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