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李涛,在展开全国大样本调研基础上,深入中国西部农业县——四川芥县,展开为期半年的田野工作,微观揭秘乡村底层孩子们日常寓居的“文化子宫”——在同质化的教育筛选轨道上落到了教育体系底层的乡校沦为“民工预备培训学校”的生存困局。(《中国青年报》8月31日)
说实话,看了这篇描述底层乡校处于“回不了的乡,入不了的城”的纠结与尴尬的文章,不由得陡生出一种“春风不度玉门关”般的凄怆之感。的确,由于师资、生源等诸多现实问题制约,底层乡校举步维艰,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局。但是,仅仅感伤是无济于事的,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底层乡校到底还有没有春天?或许,站在积极立场审视,底层乡校并不是没有实现“咸鱼翻生”的可能。
首先,底层乡校的定位并不存在所谓二元困难。简而言之,底层乡校基本上以小学为主(最多涉及初中),当然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习惯和学习基本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而教育部门大力推动“一校一品”,试图让农村学校回归“乡土性”,则是有益的补充。无论是基于现实还是理想考虑,底层乡校与城镇同级学校的定位并不存在质的差别,无需煞费苦心地另辟蹊径。踏踏实实搞好本职工作,而后根据自身特点酌情拓展,这才是底层乡校应该选择的正道。否则,挖空心思探寻与城镇学校不一样的模式,只能是“瞎折腾”。
其次,底层乡校也完全可以实现“逆袭”。客观地说,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的确存在较大差距,但注定只能在对城镇学校不断追赶的步伐中苟活的说法过于悲情。事实上,现实中也不乏农村学校成功“逆袭”的事例。
前不久,《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题为《一所被判“死刑”中学的逆袭》的报道就颇具借鉴意义。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新华中学,自从本世纪初被列入撤并计划后,各级就停止了对该校的投入,办学条件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末:黄土裸露的操场、墙面斑驳的教学楼和由竹竿瓦片搭建的简易厨房……而就是在这样一所破旧的农村校,2008年以来,中考的重点高中录取率均在60%以上,连续8年居湘东区公办学校之首。连个像样操场都没有的新华中学,每年在全县运动会上的成绩却名列前茅……不仅附近乡镇的学生放弃镇上的中学来此就学,更有邻市、邻省的学子慕名而来,被湘东教育系统称为“新华现象”。
那么,这所早已被判“死刑”的学校,何以能实现神奇的逆袭呢?这与该校校长用心办学的理念分不开。现任校长2005年上任之时,这所行将撤并的学校面临人心溃散的困局,在如此艰难情形下,他说服妻子放弃工作,带着原在镇上读书的儿子转到山窝里,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真心关爱全体师生,新华中学由此变成了温馨的大家庭,这便是完成逆袭的全部秘密。一言以蔽之:用心办学,真正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诚然,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新华现象”并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但是,领导用心办学,教师用心从教,这理应是教育的永恒王道。在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的历史性时刻,只要静下心来根据各自特点寻求内涵式发展之路,让教师心动、情动,发自内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之中,谁说底层乡校就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