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很多家长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老师对我的孩子“好”;最可怕的事情,是老师对我的孩子“不好”。这些家长以为,自己为达此目的所做的事,也都是“好的”。一些家长没有想到,自己为孩子“好”所做的事,会污染教育环境,最终结果对孩子并“不好”。
2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家长群里的江湖恩仇记》,报道用了较大的篇幅,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几个微信群里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其中有讨好、争宠、猜忌——为数不少的家长,心理已经被扭曲了,这种扭曲,最终可能造成孩子的扭曲。
报道说,老师发一个很普通的通知,就有一群家长跟帖说:“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想得真周到!”……跟帖之多,晚来一点的家长都看不到通知了。一些家长其实不愿说这样的话,但又担心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只好跟风说“好话”。这就是微信里说“好话”的作用:防范对自己孩子“不好”的结果。
难道家长感觉不到自己言不由衷?难道家长以为老师看不出谁言不由衷?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能在老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有益于教育的关系吗?如果某老师是爱听“好话”,爱得“好处”的人,那么“好话”和“好处”对教育环境是一种污染,一种破坏。这样的教育环境,对孩子好吗?
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因为老师没有入群,在家长群里替老师代发通知,结果被众家长孤立了。跟老师走得近一些,是很多家长希望的。别的家长跟老师走近了,就是我的灾难。一些家长则在微信群之外下功夫,私下送老师购物卡什么的。从“起跑线”到五年级,竞争就已经变成了有你无我的零和游戏?成功就意味着与人为敌,这是成功吗?这是教育的初衷吗?
有家长说,有的家长本来是领导、专家等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但是在老师面前,在孩子面前,这些身份不起作用了,都成了孩奴。老师能够“指挥”孩奴做他们平时不可能做的事儿。这话不全对,有地位的“孩奴”,能动用手中的资源为老师办事,最终,他还是在为自己孩子服务。权力支配的原则和运行路径,并没有改变。通行于社会的潜规则渗透进了校园;潜规则通过塑造家长,进而“引导”和“塑造”着教育。
家长微信群有没有可能反塑造呢?靠什么力量来反塑造呢?靠家长自己。很多家长本不情愿违心地跟着讨好、争宠——这个“不情愿”就是希望。家长应该相信很多老师不喜欢虚情假意的讨好——“不情愿”讨好的家长和老师沟通好了,互相取得信任,能够改变微信群里的风气。
违心地屈从潜规则,言不由衷、虚与委蛇地与老师互动,家长和老师的心理状态都会有不同程度地扭曲,这种扭曲,会造成教育和教学行为的失真、失焦,最终造成孩子的心灵扭曲。这应该不是家长所愿吧?即使遇上一个愿意看到家长争宠的老师,也要设法改变他。顺从、姑息,只能让自己和孩子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