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国庆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刊载了该校校长周玉的署名文章《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提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仍要拾回课堂记笔记的传统。近日,记者踏访几所高校课堂,发现大多数学生把智能手机变成“记笔记神器”,翻拍老师PPT,或者拍都不拍,课后直接管老师要课件。(11月1日《新文化报》)
传统思维中,既然是上课,就应该仔仔细细听讲,认认真真拿起笔做笔记。那么,当大学生们摒弃提笔做笔记的习惯,改成用手机翻拍笔记,则让人对大学生们的懒散忧虑不已。诚然,用手机翻拍笔记,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课后翻阅和复习,但是走马观花式的理解和消化,对于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必然不利。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指责一些大学生们,其缺乏勤奋学习的习惯,养成了慵懒的坏毛病。不过,养成慵懒习性的责任板子,并不应该只是打向学生们,而是应该同时打向教师们。应该说,学生们之所以怠于做笔记,与教师们的教学态度和习惯,具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正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跑偏,从而导致了学生们的跟风和效仿,最终导致了学生惰性的滋生。
众所周知,在大学读书期间,能否毕业并拿到最终的文凭,都是与考试成绩挂钩的。然而,大学期间各门课程的考试,与高中时的考试内容截然不同,其所考内容往往都由任课教师“圈重点”。也就是说,在考试时考什么、怎么考,都是由老师们在平时课上予以重点强调。作为学生们,只需要掌握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即便平时不努力,也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么,学生们只需翻拍笔记的重点内容,并予以重点掌握,就可以达到目的,根本无需拿起笔做笔记。
进一步而言,在部分高校中,某些教师只贪图省时省力,在备课时偷工减料、敷衍了事。当然,教师教学心态不端正,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从事科研、做社会兼职等等。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旦教师们秉持这种心态,对学生不负责,后果必然是负面的。采取简单的拼凑和嫁接,甚至抄袭和模仿,授课内容只会更加单一乏味,如何能够激发学生们做笔记的兴趣呢?
记笔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如何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恐怕还需要教师们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以及每个大学生的自我培养。从这个方面而言,教师的义务和责任非常之重,不仅要改变当前的考试模式,还需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改变不正确的教学心态。唯有如此,才能让大学生们养成聪敏好学、勤思善问的习惯,进而在高校内形成良好的科研教学之风。(刘建国)
李方向:引诱学生贷款买“苹果”,应叫停 2013-03-19 |
“小额消费贷款” 2013-03-19 |
评论图说:枷锁 2013-03-21 |
枷锁 2013-03-21 |
毛建国:上万元的开学行头“伤不起” 2013-08-22 |
长沙晚报:高校不应放任课堂“低头族” 2014-04-28 |
时间去哪儿啦 2014-05-05 |
王军荣:别把手机当成真正的“伴侣” 2015-01-16 |
岳 乾:大学生课外阅读式微是功利化倾向... 2015-07-21 |
新华网:习近平短信:中南海与基层的直通车 2010-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