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王 坤:体育考试“加码”也别率性而为
//www.workercn.cn2015-11-20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广西南宁各中学最近陆续进行了段考,体育是必考科目。随着成绩和排名陆续公布,很多孩子考分不理想,一些家长坐不住了,纷纷表示,南宁体育中考的标准定得太高,这会令学生气馁,放弃体育锻炼。体育老师却认为,中考本来就是选拔性考试,标准高一些有利于拉开差距。(1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体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出台相关制度,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提出严格要求,是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体育的热爱,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的确,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成为未来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按照新课程改革后的课时安排,中小学生的体育课时数明显增加,并且分学期、分阶段进行体育项目测试已经成为常态化。可见,不论小升初,还是中高考,将体育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目标考评,既能够赢得人们对体育的重视,也符合教育的客观实际。只不过,不同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体育成绩的标准划分却不尽相同,有些地方要求相对较低,而有些地方要求偏高。比如,广西省南宁市在以往基础上,对体育中考标准再次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体育考试的成绩比重,就有家长表示不理解。

  针对体育考试标准“加码”一事,家长们站在不同角度,观点分歧也较大,正反双方各执一词,看来真是众口难调。有人认为,体育中考标准定得太高,会降低部分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或者干脆放弃体育锻炼,如此一来,孩子产生挫败心理,很容易被困难吓到,更不利于将来的学习和成长。也有人认为,体育成绩增加分值后,会强化学生的自觉锻炼意识,对身体健康有益无害。然而,就目前调查结果显示,提出正反意见的对象大多又是刚刚“获益”或“受害”的家长,显然,仅凭家长的主观判断自然不具有说服力。因此,体育考试标准“加码”究竟该如何权衡利弊?恐怕还得从客观层面进行客观分析。

  我们先听听专业老师怎么说,在他们看来,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调高体育成绩标准就是要让学生拉开差距。不得不说,这样的观点如果成立,除开与上述部分家长的意见不谋而合之外,也算是一种偏见。其实,检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方式还有很多,以文化成绩为基础,德、智、体、美、劳均涉其中,如果单独提高体育成绩标准,而忽略其他科目的制约因素,本身也不符合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另外,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其间还不排除有投机取巧的成分。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通过强化训练,是很容易出现“短期效应”的,为了应付考试,在体育测评中获得意外“惊喜”,孩子们临时“拼命”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

  学校重视体育工作、突出体育成绩固然没有错,但千万别好心误解了体育精神的本真。至少,以增加体育考试强度、放大体育成绩比例拉开学习差距,实现优胜劣汰,应该不是上上之策。人们心目中的“健康梦”,绝不是强推硬逼,而是重在激发兴趣、自觉有为。追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领跑很重要,但社会也有责任,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更重要。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获得健康,而不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因此,只要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就算体育成绩并不突出又何妨?当然,如果要培养专业的体育后备人才,则另当别论。看来,体育考试标准“加码”,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毕竟刚性有余。着长远计,全民健身从娃娃抓起,因势利导更可期,在进行制度关怀时,最好别率性而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