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国去年共受理发明专利92.8万件,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专利申请量创新高背后,是转化率低、周期长的严峻现实。尤其是集聚大量人才、积累海量成果的高校,大量成果在实验室沉睡,老师对产业化积极性不高。(11月22日 新华网)
“一批高校老师有可能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听起来振奋人心,也让人无限向往,但这很可能还是一种美丽的“想象”,离落地还需要相当的努力。正如有关专家分析所说的那样:申请项目、科研创新、发表论文、评聘职称、继续申请项目……这种缺少成果转化环节的科研循环之所以长期在高校存在,教师缺乏积极性是重要原因。
那么,教师的积极性去那里了呢?何以陷入“职称评定”的科研循环呢?为什么有当“科研富翁”的可能而不积极主动争取呢?是教师不愿意去做“科研富翁”还是体制和机制阻挠了教师成为“科研富翁”呢?
尽管我国高校的专利申请量非常可观,但有关统计显示,专利有效率较低,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一项实证研究表明,以发明专利8年存活率为例,外国专利权人的专利存活率高达 76%,我国个人、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的专利存活率分别为44%、34%、31%、22%,即高校的专利存活率是最低的;以发明专利的平均寿命为例,外国专利权人为11.1年,我国企业为10.7年,而高校最短,仅为6.4年。此外,我国高校的专利实施率也很低,仅为0.9%,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1.4%)。枯燥的数据直接表明高校专利权利用的形势相当严峻,不少专利没有被有效地加以利用,甚至是“一出生”就面临被遗忘的命运。这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专利制度作用的正常发挥,制约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单一地拿教师的积极性说事,并不公平,相反,要直面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让教师成为真正的“科研富翁”。高校“重研发,轻转化”“重论文,轻专利”等倾向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有着深刻的体制诱因。对不少高校教师来说,专利的申请本身可能就不是针对转化和产生市场效益,仅仅是为了职称或者是为下一次科研做准备,高校往往看重的是数量也不在意专利的转化效益。尽管对于专利权人来说,不能通过市场获得收益的专利是毫无价值的,专利权人不从市场角度考虑而做出的专利行为更是毫无意义的,但对高校的科研人员可能重视的仅仅是职称评价中的“专利证书”分量吧?
并且,专利的转化是一项系统性、社会化工程,不是所有的多少科研人员都有精力、能力和意愿来完成从技术研发、申请专利、转化的漫长过程。在这个链条中,还潜藏着诸多的风险,也不是科研人员所能独自承担的。
高校守着“金饭碗”要饭,还与整个大环境有关。专家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少市场化评估机制,造成科研机构惜售科技成果和企业不愿风险投入的局面。这就要求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提供成果筛选评估、交易转让、孵化培育、组建企业等一条龙专业服务。简单地说就是,从政策和机制上应积极鼓励协同创新,把企业、技术中介机构、高校、政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共振共频的专利保护和利用体系。
做“科研富翁”还是拿“金饭碗”要饭不应成为彼此对立的选择题。政府和企业应助力科研人员成为“千万富翁”,对科研人员和高校来说,也要树立新理念,不能仅仅满足于“职称条件”的“凑数专利”。(朱四倍)
新华时评:学术论文造假症结在于人才导向错位 2008-12-22 |
新华时评:学术论文造假症结在于人才导向错位 2008-12-22 |
文汇报:鼓励科研人员与中小企业“结合” 2009-03-06 |
“紧箍咒”丢了,科研经费无异唐僧肉 2011-12-27 |
文汇报:鼓励科研人员与中小企业“结合” 2009-03-06 |
吴应海:职场幸福感调查看来不靠谱 2013-05-21 |
人民政协报:何时冷板凳也能安然坐得? 2015-03-20 |
跑冒滴漏 2015-03-24 |
为难 2015-05-04 |
乾 羽:高校富翁榜背后的 科研金饭碗应打破 2015-08-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