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学校假期开放细化制度是关键
肖纲领
//www.workercn.cn2016-01-21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有媒体刊文指出,全国各中小学校正陆续进入寒假,但户外合适的活动场地难找,成为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头疼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学校的操场、运动场馆却关门闲置。

  在家校合作理念下,向社区开放、服务于周边社区,已逐渐成为公众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期许。因此,在“假期学校是否应向社区开放”这一问题上,难的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纸命令,而是对学校执行细节的考量。

  从实际情况来看,假期里,学校教职员工要备课、参加统一培训或是个人的进修学习,并不清闲;很多学校还要开展检修和新建工作,比如新建楼宇、装修实验室、翻修体育场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社区开放,不仅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可能带来各种安全隐患。一定程度上说,学校假期关门,防止各类人员进入学校,的确是一种省事的做法。

  不过,加强学校与社区互动,已是一种潮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学校开放办学,资源服务社区,是社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时代需要。关门办学,忽视这种发展趋势并不足取。

  事实上,学校在假期向社区开放并不缺乏政策依据。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体育总局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中已明确指出,学校内的体育设施应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向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原则上,室外体育设施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但众多学校的做法说明,学校在假期向社区开放光有政策呼吁并不够,还要有更为细化的配套制度。

  在这方面,不少地方都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比如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就走在了前头。该区建立了管理人员值班制度以及成本补偿和奖励激励机制,在安全方面,还出台了损害赔偿规定,一些街镇还为学校购买保险,减轻了学校的安全责任压力。

  所以,学校在假期对外开放,只要方式得当,并非不可行。有关部门要通盘考虑学校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也要引导学校加强执行中的制度和机制建设。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1日起,上海将试推全国首个“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专项保障基金”,并探索校园体育运动伤害的综合预防和处理机制。这些做法对于学校开放办学而言不失为一个参考。(作者系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研究人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